疏不間親

成語拼音

shū bù jiàn qīn

疏不間親成語解釋

間:離間。關係疏遠者不參與關係親近者的事。

典故出處

《管子·五輔》:“夫然,則不下倍(背叛)上,臣不殺君,賤不逾貴,少不凌長,遠不間親,新不間舊,小不加大,淫不破義。凡此八者,禮之經也。”

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魏文侯想選拔合適的相國,召占卜師李克進宮聽取是選翟黃還是選魏成子,請他爲他占卜並請他提意見。李克看出其中的用意,就避而不談說:“臣聞之卑不謀尊,疏不間親。我一個外人不好去評論此事。”。

成語造句

在這件事情上,他明白疏不間親的道理,所以始終保持着適當的距離,不輕易發表意見。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諸侯國中,有一位忠誠而睿智的大臣名叫李明。 當時,諸侯國的國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穩重有謀,小兒子聰明伶俐,兩人都深受國王喜愛。隨着國王年事漸高,關於立嗣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朝中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派別。 李明深知宮廷鬥爭的複雜和殘酷,但他一心只爲國家的穩定和安寧着想。他看到大兒子一派的一些大臣們爲了爭奪權力,開始使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段去詆譭小兒子一派。而小兒子一派也不甘示弱,雙方的爭鬥日益激烈。 在這混亂的局勢中,李明一直保持着清醒的頭腦。他明白在這種情況下,自己不能輕易地介入其中,因爲疏不間親,自己作爲一個臣子,與國王的兒子們相比,關係終究是疏遠的。 有一次,大兒子一派的一位大臣找到李明,想要他一起密謀陷害小兒子,說小兒子有謀逆之心。李明深知這是無中生有的污衊,但他沒有直接反駁這位大臣,而是委婉地說道:“大王對兩位公子都疼愛有加,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也一向深厚,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不應隨意挑撥離間。”那位大臣聽後,雖然心中不悅,但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然而,隨着鬥爭的不斷升級,局面變得越來越難以控制。國王也察覺到了這種情況,他找來李明,詢問他的看法。李明深知此時說話需要格外謹慎,他沉思片刻後,對國王說:“大王,臣以爲,在立嗣之事上,大王應該以國家的長遠利益爲重,綜合考慮兩位公子的才能和品德。而對於朝中的爭鬥,大王應加以制止,以免影響國家的穩定。疏不間親,臣等不應過多地參與到公子們之間的事情中去。”國王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最終,國王經過慎重考慮,根據兩位公子的表現,做出了公正的立嗣決定,同時也嚴厲地制止了朝中的爭鬥。而李明也因爲他的明智和忠誠,得到了國王的讚賞和信任。在這個故事中,李明深刻地理解了疏不間親的道理,他沒有因爲一時的利益而捲入到宮廷的爭鬥中去,而是始終堅守着自己的原則和立場,爲國家的穩定和安寧做出了貢獻。

疏不間親-成語圖片

疏不間親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