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成語拼音

shèng míng zhī xià,qí shí nán fù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成語解釋

盛:大;副:相稱,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常可能大於實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典故出處

《後漢書·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成語典故

東漢時期,知識分子經過舉薦和徵召進入仕途,黃瓊出身於宦官世家,由衆多公卿推薦入京應召,他到洛陽附近的嵩陽縣時裝病不去,好友李固給他寫信,勸他應聘做官。如果不去就會讓人說“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黃瓊決心用行動證明名副其實。

成語造句

他雖然在業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正所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成語故事

在東漢時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叫黃瓊。黃瓊出身名門,才華出衆,很早就聲名遠揚。 當時的朝廷多次徵召他入朝爲官,他一開始並不願意,後來在衆人的勸說下才決定前往。他到了京城後,立刻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人們對他寄予了極高的期望,認爲他必定能夠有一番非凡的作爲。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黃瓊在官場上的表現卻並沒有達到人們想象中的高度。他雖然也做了一些事情,但在處理一些複雜的問題和應對一些挑戰時,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有一次,發生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大家都把目光投向黃瓊,希望他能拿出完美的解決方案。但黃瓊思考良久,卻未能提出特別有效的對策,最終事情的解決也只是差強人意。這讓一些人開始對他感到失望,私下裏議論紛紛,覺得他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黃瓊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內心十分苦惱和困惑。他反思自己,意識到自己或許是因爲揹負着過高的名聲,反而在行動時有所束縛,不能完全發揮出自己的能力。 他決定放下包袱,更加努力地去提升自己,踏實地處理每一件事務。慢慢地,他的能力逐漸提升,雖然依然不能完全匹配最初人們對他的高度期待,但也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擁有很高的名聲並不一定就意味着他真的能夠完全符合大家的期望。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情況時有發生。我們不能僅僅憑藉一個人的名聲就對其過分依賴或抱有過高的期望,而應該以客觀的態度去觀察和評價一個人。同時,對於那些處於盛名之中的人來說,更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名聲所累,不斷努力去提升自己,真正做到名副其實,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和信任。就如《老子》中所說:“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只有腳踏實地,才能在盛名之下真正有所作爲。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成語圖片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