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車白馬

成語拼音

sù chē bái mǎ

素車白馬成語解釋

舊時辦喪事用的車馬,後用作送葬的語詞。

典故出處

《後漢書·範武傳》記載:山陽人範式跟汝南人張劭友好,劭去世後將埋葬,式“素車白馬,號哭而來。”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的勸告,同越王勾踐和好,並且聽信讒言,賜劍讓伍子胥自盡,將他的屍首拋入江中,從此江中波濤洶涌,從海門山滾滾而來,越過錢塘魚浦,波浪才減弱。早晚有時可以看到伍子胥乘白馬素車站在潮頭。

成語造句

今日街道上突然出現一隊素車白馬,吸引了衆多人的目光。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名爲衛國。衛國曾經經歷過一段動盪不安的時期。 當時,衛國的國君衛獻公荒淫無道,他的行爲引起了國內臣民的極大不滿。大夫孫林父和寧殖決定發動政變,將衛獻公逐出衛國。 衛獻公被迫逃離衛國,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涯。他四處奔波,尋求其他國家的支持和幫助,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重新回到衛國,恢復他的統治。 在流亡的過程中,衛獻公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挫折,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希望。終於,在一些忠臣的幫助下,衛獻公得到了機會,準備反攻衛國。 當衛獻公帶領着他的支持者們逼近衛國都城時,城內的孫林父和寧殖等人也做好了迎戰的準備。雙方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在這關鍵時刻,衛獻公卻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他命令手下人準備了一輛素車白馬,自己親自駕車,緩緩地駛向衛國都城的城門。 當城門上的士兵們看到衛獻公乘坐着素車白馬而來時,都感到十分驚訝。衛獻公大聲地對他們說道:“我衛獻公雖然曾經犯過錯,但我現在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我希望能夠得到衛國臣民的原諒,讓我重新回到衛國,繼續治理這個國家。” 城內的百姓們聽到衛獻公的話後,心中也有所觸動。他們開始反思衛獻公的過往,覺得他也許並非一無是處。而孫林父和寧殖等人看到衛獻公的素車白馬,也感受到了他的誠意和決心。 經過一番商議,孫林父和寧殖等人最終決定打開城門,迎接衛獻公回到衛國。衛獻公重新登上了國君的寶座,他開始勵精圖治,努力彌補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 從此,“素車白馬”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它既代表着一種真誠的態度和悔改的決心,也象徵着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以平和、謙遜的方式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像衛獻公一樣,通過素車白馬的舉動,最終贏得了臣民的理解和支持,重新奪回了屬於自己的國家。 在歷史的長河中,素車白馬的故事也不斷地提醒着人們,要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用真誠和努力去爭取他人的信任和支持。無論是在個人的生活中,還是在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中,這種精神都有着重要的意義。

素車白馬-成語圖片

素車白馬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