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休餘烈

成語拼音

yí xiū yú liè

遺休餘烈成語解釋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業績。同遺芳餘烈”。

典故出處

宋·歐陽修《尊皇太后冊文》洪惟有宋,受命造邦,百年四聖,而小子獲承之,以繼我仁考之遺休餘烈。”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先輩們的拼搏與奮鬥,爲後人留下了諸多寶貴的經驗和財富,其功績堪稱遺休餘烈,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爲之努力前行。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英雄豪傑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勇氣,創造了輝煌的功績,留下了遺休餘烈,爲後世所傳頌。 讓我們將時光回溯到戰國時期,那是一個諸侯紛爭、戰火紛飛的時代。在衆多諸侯國中,秦國逐漸崛起,展現出了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 當時,秦國的國君秦孝公,深知國家要強大,必須進行改革。於是,他廣納賢才,最終迎來了商鞅。商鞅懷着一腔報國之志,爲秦國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廢除了舊的世卿世祿制度,實行軍功爵制,激勵士兵奮勇殺敵;重農抑商,鼓勵耕織,使得秦國的農業生產得到極大發展;推行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 在商鞅的改革下,秦國國力蒸蒸日上,軍隊戰鬥力日益強大。然而,商鞅的改革觸動了許多舊貴族的利益,他們對商鞅恨之入骨。但商鞅不爲所懼,堅定不移地推行新法。 經過多年的努力,秦國逐漸在諸侯中佔據了優勢。當秦孝公去世後,舊貴族們趁機誣陷商鞅謀反,商鞅最終被車裂而死。然而,他所推行的新法卻並未被廢除,而是繼續在秦國施行,爲秦國後來的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商鞅雖死,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所留下的政治遺產,成爲了秦國後世君主繼續前進的動力。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君主,繼承和發揚了商鞅的改革成果,不斷拓展秦國的疆土,使秦國的勢力日益強大。 直至秦始皇嬴政繼位,他憑藉着先輩們積累的強大國力和遺休餘烈,最終掃平六國,統一了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 商鞅的事蹟,正是遺休餘烈的生動體現。他的改革措施和精神,爲秦國的繁榮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爲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啓示。其遺休餘烈,如同璀璨的星辰,在歷史的天空中閃耀着永恆的光芒,激勵着後人不斷追求進步和發展。

遺休餘烈-成語圖片

遺休餘烈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