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行無成

成語拼音

yí xíng wú chéng

疑行無成成語解釋

疑懷疑,猶豫。行動猶豫疑慮,就不能成功。

典故出處

《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行無成,疑事無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做事情如果總是猶豫不決,顧慮重重,那最終必然會一事無成。就像面對一個絕佳的創業機會,若總是疑行無成,便只能看着他人成功。

成語故事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變幻莫測。 有一個名叫衛鞅的人,胸懷大志,對治國之道有着獨特的見解。他聽聞秦國正在廣納賢才,欲圖變法圖強,便毅然前往。 衛鞅到達秦國後,通過種種途徑,終於見到了秦孝公。他向秦孝公闡述了自己的變法主張,描繪了一幅通過改革使秦國走向富強的宏偉藍圖。然而,秦孝公對他的主張心存疑慮,擔心變法會引發諸多問題,動搖國之根本。 朝中的大臣們也紛紛反對衛鞅的變法之策,他們認爲祖宗之法不可變,遵循舊制才能保持國家的穩定。在這樣的壓力下,秦孝公猶豫不決,變法之事一度陷入僵局。 衛鞅深知,此時若不能堅定秦孝公變法的決心,那自己的一腔抱負將化爲泡影,秦國也難以擺脫當前的困境,實現強國之夢。於是,他再次面見秦孝公,言辭懇切地說道:“主公,如今局勢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總是猶豫不決,疑行無成,必然會錯失良機。他國都在謀求變革發展,若我們還固步自封,秦國遲早會被他國吞併。變法雖有風險,但只要規劃得當,嚴格執行,必能使秦國煥然一新,國富民強。” 秦孝公聽後,陷入了沉思。最終,他被衛鞅的決心和遠見所打動,決定力排衆議,支持衛鞅變法。 在變法的過程中,衛鞅遭遇了重重阻力,但他憑藉着堅定的信念和出色的才能,一一克服。經過多年的努力,秦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力日益強盛,爲日後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回顧這段歷史,正是因爲秦孝公最終摒棄了疑慮,果斷支持變法,才成就了秦國的輝煌。而“疑行無成”這個成語也時刻提醒着後人,做事猶豫不決,就難以取得成功。在面對機遇和挑戰時,我們應當當機立斷,勇敢前行,方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疑行無成-成語圖片

疑行無成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