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殉國

成語拼音

yǐ shēng xùn guó

以身殉國成語解釋

忠於自己的國家而獻出生命。

典故出處

南朝·梁·沈約《宋書·沈文秀傳》伯宗曰‘丈夫當死戰場,以身殉國,安能歸死兒女手中乎?’”

成語典故

或是表現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國上。★朱自清《論氣節》

成語造句

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無數英勇的戰士義無反顧地投身戰鬥,甚至不惜以身殉國,用生命捍衛了國家的尊嚴和領土的完整。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英勇之士以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悲歌,其中就有這樣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岳飛。 岳飛生活在南宋時期,那是一個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的年代。金兵的鐵蹄肆意踐踏大宋的土地,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岳飛自幼立下報國之志,精研兵法,練就了一身過人的武藝。他率領着“岳家軍”,多次與金兵交鋒,屢戰屢勝。“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猛,深受百姓的愛戴和擁護。 然而,當時的朝廷內部卻存在着諸多問題。一些奸臣爲了個人的私利,不惜出賣國家的利益,對岳飛百般陷害。儘管岳飛一心爲國,毫無私心,但他的功績和威望卻引起了皇帝的猜忌。 在一次關鍵的戰役中,岳飛本有望一舉收復失地,直搗黃龍。但朝廷卻連發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悲憤交加,但爲了遵從皇命,不得不放棄即將到手的勝利。 回朝之後,岳飛陷入了奸臣們精心設計的陷阱。他們誣陷岳飛謀反,將他投入獄中。儘管遭受了嚴刑拷打,但岳飛始終堅貞不屈,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以身殉國,死而後已。 最終,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他的離去,讓無數百姓悲痛欲絕,也讓後人深感惋惜和憤怒。 岳飛雖然含冤而死,但他的精神卻永遠流傳了下來。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以身殉國的真諦,成爲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座不朽豐碑。他的事蹟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在國家和民族面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捨生忘死,爲了捍衛祖國的尊嚴和領土完整,不惜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們或許不再需要像岳飛那樣在戰場上浴血奮戰,但以身殉國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意味着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我們能夠毫不猶豫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堅守崗位,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以身殉國-成語圖片

以身殉國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