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投水

成語拼音

yǐ shuǐ tóu shuǐ

以水投水成語解釋

把一條河裏的水倒到另一條河裏。比喻事物相似,很難辨別。

典故出處

《列子·說符》白公問曰‘若石水投水,何如?’孔子曰‘吳之善沒者能取之。’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淄澠之合,易牙嘗而知之。’”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處理問題時,如果只是以水投水,重複相同的方法和思路,是很難取得突破性進展的。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個好友,分別叫李甲和王乙。李甲是個頭腦靈活、善於經商之人;王乙則性格憨厚,勤勞樸實。 有一年,小鎮遭遇了罕見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李甲憑藉着自己的精明,提前囤積了大量的糧食,準備在災年高價出售,大賺一筆。而王乙卻不忍心看到鄉鄰們捱餓,將自己家中僅存的餘糧拿出來,分給了那些急需的人們。 旱災過後,小鎮慢慢恢復了生機。李甲因爲在災年高價賣糧,賺了不少錢財,他決定擴大自己的生意。他聽聞鄰鎮有一種新的商品,非常暢銷,便決定去採購一批迴來販賣。他找到王乙,想拉他一起入夥,王乙聽了李甲的計劃,覺得風險太大,勸李甲要謹慎行事。但李甲卻堅信自己的判斷,認爲這是一個賺大錢的好機會。 王乙見勸不住李甲,便沒有參與。李甲獨自帶着大量的錢財去鄰鎮採購商品。然而,當他到達鄰鎮時,才發現這種商品已經不再受歡迎,市場上供過於求,價格一落千丈。李甲不甘心就這樣空手而歸,又聽信了一些不良商家的話,進了一批其他的貨物。結果這批貨物質量低劣,根本賣不出去。李甲不僅賠光了之前賺的錢,還欠下了鉅額債務。 走投無路的李甲只好又回來找到王乙,希望王乙能借給他一些錢,幫他渡過難關。王乙心地善良,雖然對李甲之前的行爲有些不滿,但還是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幫助他。然而,李甲並沒有吸取教訓,他拿着王乙借給他的錢,又去做一些冒險的生意,結果再次失敗。 王乙見李甲如此執迷不悟,便不再借錢給他,並勸他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事。可李甲卻認爲王乙不夠朋友,不支持他的事業。最終,李甲因爲負債累累,被迫離開了小鎮。 這個故事中的李甲,在經商的道路上,總是以自己固有的思維和方式去處理問題,就如同“以水投水”一般,沒有新的思路和改變,最終導致了自己的失敗。而王乙則始終保持着善良和踏實的品質,雖然沒有像李甲那樣追求暴富,但卻能過上安穩的生活。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比如,有些王朝的統治者,在治理國家時,一味地沿用舊制,不根據時代的變化進行改革創新,最終導致國家的衰落。 所以,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學會創新,不能“以水投水”,只有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才能適應變化,取得成功。

以水投水-成語圖片

以水投水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