挹彼注此

成語拼音

yì bǐ zhù cǐ

挹彼注此成語解釋

指將彼器的液體傾注於此器。亦比喻取一方以補另一方。同挹彼注茲”。

典故出處

郭沫若《歷史人物·甲申三百年祭》假使政治是修明的,那麼挹彼注此,損有餘以補不足,儘可以用人力來和天災抗衡。”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資源分配方面,我們不能簡單地採取隨意調配的方式,而應該合理規劃,避免出現挹彼注此的情況,導致整體失衡。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繁榮小鎮上,商業活動十分活躍。有兩位商人,一位叫李富,一位叫王貴。李富經營着一家規模頗大的綢緞莊,生意興隆,財源廣進;王貴則剛剛涉足布料生意,經驗不足,店鋪經營狀況不佳。 李富的綢緞莊以其優質的綢緞和良好的服務在當地頗有名氣,每日顧客盈門,生意蒸蒸日上。然而,王貴的布料店由於進貨渠道不暢,所進布料質量參差不齊,加之他對顧客的服務不夠周到,導致店鋪門可羅雀,生意每況愈下。 王貴眼見自己的生意陷入困境,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再不採取措施,自己的店鋪很可能會倒閉。於是,他決定向李富請教經營之道。 李富是個心地善良且樂於助人的商人,他沒有因爲王貴是競爭對手而拒絕幫助他。李富仔細分析了王貴店鋪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改進建議。他告訴王貴,要注重布料的質量,嚴格把控進貨渠道;要提高服務水平,熱情周到地對待每一位顧客;還要學會靈活經營,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商品種類和價格。 爲了幫助王貴解決資金週轉的難題,李富還慷慨地借給了他一筆資金。同時,李富將自己一些經營綢緞莊的經驗和技巧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王貴。在李富的幫助下,王貴的布料店逐漸有了起色。 隨着時間的推移,王貴的布料店生意越來越好,顧客越來越多。而李富的綢緞莊也因爲他不斷地創新和改進,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發展態勢。 在這個小鎮上,李富和王貴的故事成爲了人們口中的美談。他們的行爲正應了那句“挹彼注此”,李富在幫助王貴的過程中,並非是損害自己的利益,而是通過分享經驗和資源,實現了共同發展,讓整個小鎮的商業更加繁榮。 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雖有紛爭,但也不乏相互幫助、共同抵禦外敵的事例。正所謂“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只有相互扶持,才能實現共同的繁榮與進步。 如今,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挹彼注此”的智慧依然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在團隊合作中,成員之間相互分享經驗和資源,能夠提高整個團隊的效率和競爭力;在社會發展中,不同地區和行業之間的互助合作,能夠促進經濟的均衡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讓我們汲取古人的智慧,學會“挹彼注此”,在相互幫助中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挹彼注此-成語圖片

挹彼注此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