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報應

成語拼音

yīn guǒ bào yìng

因果報應成語解釋

因果原因和結果。佛教迷信,認爲今生種什麼因,來生結什麼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典故出處

《慈恩傳》唯談玄論道,問因果報應。”

成語典故

哉則涼鞋蕉扇,或坐或臥,聽鄰老談因果報應事。三鼓歸臥,周體清涼,幾不知身居城市矣。★清·沈復《浮生六記·閨房記樂》

成語造句

他平日裏作惡多端,從不悔改,最終落得悲慘下場,這正應了那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老話,也讓我們看到了因果報應的真實寫照。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陳三的人。陳三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戶家庭,但他從小就心術不正,總是妄圖通過不正當的手段獲取財富和權力。 隨着年齡的增長,陳三離開了家鄉,來到了繁華的城鎮。他憑藉着自己的幾分小聰明和巧舌如簧,混入了一家商戶,當上了夥計。然而,他並不滿足於此,經常在賬目上做手腳,偷偷地將商戶的錢財據爲己有。商戶老闆發現後,將他趕出了店鋪。 失去工作的陳三不但沒有反省自己的過錯,反而心生怨恨。他決定鋌而走險,加入了一個盜竊團伙。他們在夜間潛入富戶家中,竊取金銀財寶,使得許多家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有一次,他們的盜竊行爲被發現,團伙中的幾人被官府抓獲。陳三僥倖逃脫,但從此過上了東躲西藏的日子。 在逃亡的過程中,陳三遇到了一位善良的老人。老人見他狼狽不堪,心生憐憫,給他提供了食物和住所。然而,陳三卻打起了老人家中財物的主意。在一個夜晚,他趁着老人熟睡,偷走了老人多年的積蓄,再次消失得無影無蹤。 多年過去,陳三覺得風頭已過,便用偷來的錢財在另一個地方置辦了產業,搖身一變成爲了當地的富戶。他以爲自己終於可以過上安穩的日子,卻不知因果報應的車輪已經悄然轉動。 他的兒子從小嬌生慣養,不學無術,長大後更是喫喝嫖賭,無所不爲。很快,陳三辛苦積攢的家業就被兒子揮霍一空。不僅如此,他的兒子還欠下了鉅額的債務,那些債主紛紛找上門來,逼迫陳三還錢。 陳三走投無路,最終病倒在牀。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回想起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爲,悔恨不已。他終於明白,自己曾經種下的惡因,如今結出了惡果。 正如古人所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陳三的經歷正是因果報應的真實寫照。他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取財富,傷害他人,最終也遭到了命運的懲罰,落得個悲慘的下場。這個故事也警示着後人,要多行善事,莫作惡,否則必將自食其果。

因果報應-成語圖片

因果報應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