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任授官
成語拼音
- yīn rèn shòu guān
因任授官成語解釋
- 根據才能授予官職。
典故出處
- 《韓非子·定法》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一個理想的組織中,管理者應該充分了解員工的能力和特長,然後因任授官,這樣才能發揮每個人的最大價值,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政治的清明與否往往與官員的選拔任用制度息息相關。在某個朝代,曾有一位英明的君主,他深知“因任授官”對於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性。
這位君主初登皇位之時,國家面臨着諸多的問題。官場腐敗,官員們憑藉關係而非才能獲取職位,導致政務混亂,民不聊生。爲了改變這一局面,君主決定大力改革官員選拔制度。
他派出親信大臣,深入各地考察官員的實際表現和能力。對於那些兢兢業業、有真才實學且爲百姓謀福祉的官員,不論出身貴賤,一律予以提拔和重用。
有一位地方小吏,名叫張華。他出生貧寒,但自幼勤奮好學,心懷報國之志。在其任職的地方,他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的疾苦,積極推行各種有利於農業生產和民生改善的政策。他組織百姓興修水利,使得當地的農田得到了充足的灌溉,糧食產量大幅增加。他還公正執法,解決了許多積壓已久的糾紛,深受百姓的愛戴。
君主派出的考察官員將張華的事蹟如實稟報給了君主。君主聽聞後,對張華的才能和品德讚賞有加,當即決定擢升他爲當地的郡守。
而與此相反,有一位出身名門望族的官員,名叫李福。他依仗家族的權勢,在任上貪污受賄,魚肉百姓。儘管表面上做出一些政績工程,但實際上都是爲了自己的私利。君主在瞭解到真實情況後,毫不留情地將其革職查辦,並依法懲處。
在這位君主“因任授官”的政策下,國家逐漸呈現出繁榮昌盛的景象。官員們各司其職,盡心盡力爲國家和百姓服務。農業豐收,商業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的實力也日益強大。
歷史上,許多明智的統治者都懂得“因任授官”的道理。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說:“爲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只有根據官員的才能和品德授予相應的官職,才能使國家走向昌盛,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這位君主的舉措,爲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治國經驗,也讓“因任授官”這個成語成爲了衡量官員選拔制度是否合理的重要標準之一。
因任授官-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