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古證今
成語拼音
- yǐn gǔ zhèng jīn
引古證今成語解釋
- 用古代的經驗教訓,證明現實中的事情。
典故出處
- 《南齊書·高逸傳》儒家之教,憲章祖述,引古證今,於學易悟。今樹以前因,報以後果,業行交酬,連鎖相襲。”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討論歷史的重要性時,我們應該善於引古證今,從過往的經驗教訓中汲取智慧,爲當下和未來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成語故事
- 在華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有無數的智者和賢能之士,他們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見識,爲後人留下了諸多寶貴的經驗和啓示。
在西漢時期,有一位名叫賈誼的才子。賈誼年少成名,才華橫溢,深受漢文帝的賞識。然而,當時的朝政局勢複雜,功臣集團勢力龐大,賈誼的一系列改革主張觸犯了他們的利益,因而受到了諸多排擠和打壓。
儘管賈誼滿懷報國之志,一心想要爲國家的繁榮富強出謀劃策,但在重重阻力之下,他的理想難以實現。賈誼通過對過往朝代興衰的研究,引古證今,向漢文帝闡述了許多治國理政的深刻道理。
他列舉了周朝初期周公制定禮儀制度,使得周朝得以長治久安;又談到了秦朝因嚴刑峻法、勞民傷財而迅速滅亡的慘痛教訓。賈誼指出,當下的漢朝應當借鑑古代的成功經驗,避免重蹈前朝的覆轍。
漢文帝雖然認同賈誼的觀點,卻也無力完全衝破功臣集團的束縛,給予賈誼足夠的支持和權力來推行改革。最終,賈誼在憂鬱中早逝,令人扼腕嘆息。
但賈誼引古證今的思想和方法,卻爲後世的政治家和學者們提供了寶貴的借鑑。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深知“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的道理。他廣納賢臣,鼓勵大臣們引古證今,爲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魏徵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常常引用古代的事例,向唐太宗進諫,提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勵精圖治。
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唐朝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成爲了當時世界上最爲強大和繁榮的國家之一。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引古證今的智慧始終熠熠生輝。我們在面對當下的問題和挑戰時,不妨也從古人的經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加明智和從容的姿態去迎接未來。
引古證今-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