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應變
成語拼音
- suí jī yìng biàn
隨機應變成語解釋
- 機:時機,形勢。隨着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
典故出處
- 《舊唐書·郭孝恪傳》:“世充日踧月迫,力盡計窮,懸首面縛,翹足可待。建德遠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氾水,隨機應變,則易爲克殄。”
成語典故
-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魯肅邀請龐統去見孫權。孫權看見龐統濃眉黑臉,心中不高興,就問龐統有什麼特長。龐統回答說:“何必拘泥於某一項本事,順應時機的變化而靈活應付而已。”孫權沒有看中他,讓他退下回家。龐統仰天長嘆而回。
成語造句
- 他在面對各種突發狀況時都能做到冷靜沉着,從而可以很好地隨機應變。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明的年輕人,他機智聰慧,頭腦靈活。
李明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各國之間時常發生戰爭和衝突。一天,李明所在的國家遭到了敵國的突然襲擊。敵國的軍隊如潮水般涌來,城池岌岌可危。李明被緊急徵召入伍,參與到保衛國家的戰鬥中。
在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有一次,李明和他的小隊遭遇了敵國一支精銳部隊的包圍。他們陷入了絕境,士兵們都感到十分恐慌。然而,李明卻保持着冷靜。他觀察着周圍的地形和敵人的部署,心中漸漸有了一個計劃。
他當機立斷,帶領士兵們佯裝敗退,將敵人引到了一片山谷中。敵人以爲他們即將取得勝利,便窮追不捨。當敵人全部進入山谷後,李明立刻命令士兵們佔據山谷兩側的高地,利用滾石和箭矢對敵人發起突然襲擊。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措手不及,陣腳大亂。李明趁機帶領士兵們奮勇殺敵,成功地突破了敵人的包圍。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李明多次憑藉着他隨機應變的能力,帶領士兵們化險爲夷。他會根據不同的戰場形勢,迅速調整戰術。有時候,他會利用地形優勢進行伏擊;有時候,他會巧妙地運用離間計,破壞敵人的內部團結。
隨着戰爭的持續進行,李明的名聲越來越響亮。他的智慧和勇氣得到了衆人的認可和讚賞。最終,在李明和其他將領的共同努力下,國家成功地擊退了敵國的入侵,保衛了家園。
戰爭結束後,李明受到了國王的嘉獎和重用。他被任命爲將軍,負責訓練和指揮軍隊。李明深知,戰爭的勝利不僅僅取決於武力,更需要智慧和隨機應變的能力。他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了年輕的士兵們,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軍事人才。
李明的故事成爲了人們口中的佳話,他隨機應變的品質也被人們傳頌至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不能墨守成規,而要像李明一樣,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迅速做出反應,靈活應對,這樣才能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找到出路,取得成功。
隨機應變-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