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介藏形
成語拼音
- yǐn jiè cáng xíng
隱介藏形成語解釋
- 介鱗甲。隱藏形體,使人看不見。
典故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那複雜的局勢中,爲了躲避敵人的追查,不得不隱介藏形,尋找時機再展開行動。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各個諸侯國爲了爭奪領土和資源,戰亂頻繁。在其中一個小國裏,生活着一位名叫李逸的智者。
李逸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但他自幼聰慧過人,對世事有着敏銳的洞察力。隨着年歲的增長,他目睹了戰爭帶來的災難和百姓的痛苦,心中立下了一個堅定的信念:要爲和平與安寧貢獻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那個混亂的時代,李逸深知僅憑一己之力難以改變大局。他明白,若要實現自己的抱負,就必須等待合適的時機。於是,他選擇了隱介藏形,低調地生活,默默地觀察着局勢的發展。
李逸平日裏穿着樸素,與普通百姓無異。他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的需求和疾苦,同時也結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時常聚在一起,探討如何能夠讓國家擺脫戰亂,走向繁榮。
有一次,李逸所在的小國面臨着鄰國的侵略。國王召集了國內的賢能之士,商討應對之策。李逸也在被邀請之列,但他並沒有急於表現自己。他在朝堂上靜靜地傾聽着其他人的建議,心中卻有着自己的盤算。
那些大臣們有的主張強硬對抗,有的則建議求和。國王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不知該如何抉擇。就在這時,李逸站了出來。他不慌不忙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實力和局勢,提出了一個巧妙的策略。他建議先採取求和的姿態,麻痹鄰國,然後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一舉反擊。
國王聽了李逸的建議,半信半疑。但在沒有更好辦法的情況下,也只能姑且一試。李逸則繼續隱介藏形,在幕後爲實施這個策略出謀劃策。
經過一段時間的周旋,鄰國果然放鬆了警惕。李逸趁機幫助國王整頓軍隊,訓練士兵,準備反擊。終於,在一個恰當的時機,小國發起了反擊,一舉擊敗了鄰國,保衛了自己的家園。
經此一役,李逸的才華和智慧得到了國王的賞識。國王想要封他爲高官,給他榮華富貴。但李逸卻婉言謝絕了。他說:“我所求的並非功名利祿,而是國家的安寧和百姓的幸福。如今戰亂已平,我願繼續隱介藏形,做一個普通的百姓。”
李逸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人們對他的智慧和品德敬佩不已。他隱介藏形的智慧和爲了國家、百姓挺身而出的勇氣,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
隱介藏形-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