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鱗藏彩

成語拼音

yǐn lín cáng cǎi

隱鱗藏彩成語解釋

比喻潛藏起來,等待時機。

典故出處

《後漢書·逸民傳·陳留老父》夫龍不隱鱗,鳳不藏羽,網羅高懸,去將安所。”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平日裏低調謙遜,從不刻意展露自己的才華,實則是隱鱗藏彩,一旦有機會便能大放異彩。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位人物,他的故事詮釋了“隱鱗藏彩”的真諦。 他叫張子房,也就是後來爲漢高祖劉邦立下赫赫功勳的張良。 張良出生於韓國的貴族世家,自幼聰慧過人,心懷壯志。然而,韓國被秦所滅,國破家亡的慘痛讓他立下了復仇之志。起初,他散盡家財,尋覓勇士,企圖刺殺秦始皇。但這次行動以失敗告終,張良不得不踏上了逃亡之路。 在逃亡的歲月裏,張良隱姓埋名,藏起了曾經的鋒芒和壯志。他遊歷各地,觀察世間百態,思考着天下的局勢。這段時間裏,他如同隱鱗藏彩的蛟龍,默默積蓄着力量,等待着時機的到來。 後來,張良遇到了劉邦。劉邦的豪爽和雄心吸引了他,他決定輔佐劉邦成就大業。在楚漢相爭的漫長歲月中,張良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謀略。 當劉邦攻入咸陽,面對秦宮的奢華和美女財寶,衆人皆迷失其中,張良卻清醒地勸誡劉邦,不可貪圖一時之樂,應封存府庫,還軍霸上,以待時機。此乃“隱鱗藏彩”之智,不被眼前的繁華所迷惑,深藏功與名,以謀長遠。 在鴻門宴上,劉邦身處險境。張良冷靜應對,巧妙周旋,幫助劉邦化險爲夷。他在幕後默默策劃,不顯山露水,卻力挽狂瀾。這正是“隱鱗藏彩”的高明之處,不動聲色中扭轉乾坤。 最終,劉邦在張良等一衆謀士猛將的輔佐下,擊敗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張良被封爲留侯,然而他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選擇了功成身退。他再次隱鱗藏彩,遠離朝堂的紛爭,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張良的一生,完美地詮釋了“隱鱗藏彩”的深刻內涵。他在適當的時候隱藏自己的光芒和才能,以保全自身,等待時機;又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展現出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成就一番偉業。他的故事告訴後人,懂得隱鱗藏彩,是一種生存的智慧,也是一種成就大事的策略。

隱鱗藏彩-成語圖片

隱鱗藏彩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