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氣短

成語拼音

yīng xióng qì duǎn

英雄氣短成語解釋

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於愛情而喪失進取心。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倘若有冒功等事,豈不使英雄氣短,誰肯替國家出力!(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二十三回)

成語造句

他在遭遇一系列挫折之後,竟也變得意志消沉,真是應了英雄氣短這一說法。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無數的英雄豪傑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和傳奇。然而,即便是這些英勇無畏的人物,也難免會有英雄氣短的時候。 就說那西楚霸王項羽,力能扛鼎,英勇善戰。他率領楚軍在鉅鹿之戰中破釜沉舟,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聲威大振。那時候的他,意氣風發,是衆人眼中當之無愧的英雄。 可後來,楚漢相爭,局勢逐漸對項羽不利。劉邦在蕭何、張良、韓信等一衆能臣的輔佐下,勢力日益壯大。而項羽這邊,雖有范增這樣的謀士,卻因他的剛愎自用,未能善用其計,還中了劉邦的離間計,趕走了范增。 在垓下之戰中,項羽被劉邦的大軍團團圍住。夜裏,漢軍四面唱起楚歌,楚軍以爲楚地盡皆淪陷,士氣低落。項羽看着身邊疲憊不堪、士氣消沉的將士,心中充滿了悲憤與無奈。曾經的豪情壯志,如今卻面臨如此困境,他感到自己的力量在這殘酷的現實面前顯得如此渺小。 他深知自己大勢已去,回想往昔的輝煌,如今卻落得這般田地,不禁英雄氣短。他與虞姬在營帳中飲酒作別,虞姬爲了不拖累項羽,拔劍自刎。項羽悲痛欲絕,帶着僅剩的八百騎兵突圍而出。 在逃亡的路上,項羽渡過淮河,身邊只剩下一百多人。後來又迷失道路,被漢軍追上。項羽一路拼殺,最終來到烏江岸邊。烏江亭長勸他渡江,以圖東山再起。可項羽卻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他長嘆一聲:“天之亡我,我何渡爲!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說罷,項羽拔劍自刎,結束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項羽,這位曾經的蓋世英雄,最終因爲種種原因,在歷史的舞臺上留下了英雄氣短的悲壯一幕。然而,他的英勇事蹟和不屈精神,卻永遠被後人銘記和傳頌。

英雄氣短-成語圖片

英雄氣短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