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脫而出

成語拼音

yǐng tuō ér chū

穎脫而出成語解釋

穎,錐芒。言錐芒全部脫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即能全部顯現出來。

典故出處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成語典故

願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賓中有毛遂,使自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唐·李白《與韓荊州書》

成語造句

他在衆多競爭者中憑藉着獨特的才華和不懈的努力,最終穎脫而出,贏得了衆人的矚目。

成語故事

在戰國時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國力日益強盛,對其他六國虎視眈眈。而在這亂世之中,衆多有識之士都渴望能夠一展抱負,成就一番大業。 在趙國的都城邯鄲,有一個名叫毛遂的年輕人。毛遂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心懷大志。然而,他一直未能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只能在平原君趙勝的門下做一名普通的門客。 當時,秦國大軍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情況危急。平原君決定前往楚國求援,欲從門下挑選二十名智勇雙全的門客一同前往。他挑選了十九人,還差一人始終未能選定。 此時,毛遂挺身而出,主動向平原君推薦自己。平原君看着毛遂,問道:“先生在我門下多久了?”毛遂答道:“已有三年。”平原君略帶疑惑地說:“賢能之人處於世間,就如同錐子放在口袋中,錐尖會立刻顯露出來。而先生在我門下三年,我卻從未聽聞先生有何出衆之處,先生還是留下吧。” 毛遂卻堅定地說道:“我今日請求隨您前往楚國,正是爲了能有機會穎脫而出。若我早能處於口袋之中,豈會不露出錐尖?”平原君見他言辭懇切,自信滿滿,便答應了他的請求。 到了楚國,平原君與楚王從早晨談到中午,仍未能說服楚王出兵援趙。此時,在臺下的毛遂按捺不住,手持寶劍,大步登上臺階,直逼楚王。他義正言辭地分析了楚國出兵援趙的利弊,言辭犀利,氣勢逼人。楚王被毛遂的氣勢和言辭所震撼,最終決定派兵援趙。 就這樣,毛遂憑藉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在關鍵時刻穎脫而出,不僅爲趙國解了圍,也讓自己名垂青史。 從毛遂的故事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人即使身處困境,只要有真才實學和堅定的信念,終有機會脫穎而出,展現自己的價值。在歷史的長河中,像毛遂這樣穎脫而出的人物不勝枚舉,他們在特定的時刻,憑藉着自身的才華和勇氣,改變了歷史的進程,成爲了後人敬仰的典範。

穎脫而出-成語圖片

穎脫而出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