饔飧不繼

成語拼音

yōng sūn bù jì

饔飧不繼成語解釋

饔早飯;飧晚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形容生活十分窮困。

典故出處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七於是,衡門之下,環堵蕭然,饔飧不繼,過日恆飢耳。”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整日辛勤勞作,卻依舊收入微薄,導致生活常常饔飧不繼。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福的書生。他出生於一個貧寒的農戶家庭,但自幼聰慧,對讀書有着極高的熱情和天賦。 李福的父母深知讀書能夠改變命運,儘管家中經濟拮据,依然省喫儉用供他去私塾求學。李福也不負衆望,勤奮刻苦,學業在同窗中總是名列前茅。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家中的經濟狀況愈發艱難。父母的辛勤勞作所得,僅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溫飽,再無多餘的錢財支持李福繼續求學。但李福不願放棄,他白天幫着父母在田間勞作,晚上則在微弱的油燈下苦讀詩書。 有一段時間,年景不好,莊稼收成極差,家中陷入了極度的貧困。李福和家人常常是饔飧不繼,有時甚至連續幾天都只能以野菜充飢。但他從未抱怨,心中依然懷揣着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 一天,李福得知鄰村有一位富有的鄉紳,願意資助有才華的學子。他決定帶着自己的文章前去拜訪,希望能獲得幫助。經過漫長的路途,李福終於來到了鄉紳的府邸。鄉紳讀了他的文章,被他的才華所折服,決定給予他一定的資助。 有了這筆資助,李福得以繼續求學。他更加努力,日夜苦讀,最終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金榜題名。 爲官後的李福,始終銘記曾經饔飧不繼的艱苦歲月,爲官清廉,心繫百姓,爲當地的發展和百姓的福祉盡心盡力,成爲了百姓口中的好官。他的故事也在當地流傳開來,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無論身處何種困境,都要堅持不懈,追求自己的夢想。

饔飧不繼-成語圖片

饔飧不繼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