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月嘲風
成語拼音
- yǒng yuè cháo fēng
詠月嘲風成語解釋
- 指描寫風雲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典故出處
- 晉·王嘉《拾遺記》免學他嘲風詠月,污人行止。”
成語典故
- 詠月嘲風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
成語造句
- 在那個寧靜的夜晚,文人墨客相聚一堂,飲酒作對,有人妙筆生花描繪美景,有人則憑藉才情詠月嘲風。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文化長河中,詩詞歌賦常常成爲人們表達情感、抒發志向的重要方式。而在這其中,有一位名叫李逸的文人,他的故事與“詠月嘲風”這個成語緊密相連。
李逸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自幼便對文學展現出了極高的天賦和濃厚的興趣。他飽讀詩書,才華橫溢,年紀輕輕便在當地小有名氣。
然而,李逸生活的時代,官場黑暗,政治腐敗。那些有權有勢之人,大多憑藉着諂媚和權謀獲取高位,真正有才華、有抱負的人卻往往被埋沒。李逸生性耿直,不願與這些人爲伍,更不屑於通過不正當的手段謀求功名。
於是,他選擇了隱居田園,過着與世無爭的生活。在那寧靜的鄉村,每到夜晚,明月高懸,清風拂面,李逸便會獨自一人來到庭院中,對着那皎潔的月亮,抒發自己心中的感慨。
他詠歎月亮的高潔與純淨,以月自喻,表明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決心。他嘲風,諷刺那世間的惡風濁氣,批判那些虛僞奸詐的權貴。
有一次,當地的一位權貴聽聞了李逸的才華,想要拉攏他爲自己所用。李逸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並且當場作詩一首,其中有句“月輝灑世獨清明,風過污塵我自寧。”權貴聽後,惱羞成怒,卻又礙於李逸的名聲,不好發作。
李逸的詩詞在民間流傳開來,人們被他的才情所折服,更爲他的氣節所感動。他的“詠月嘲風”不僅是一種文學創作,更是一種對黑暗現實的抗爭,一種對美好理想的堅守。
在歷史的長河中,如李逸這般的文人墨客不在少數。他們以筆爲劍,以詩爲歌,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世間的看法和態度。他們的作品,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後人前行的道路。
李逸的故事,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了“詠月嘲風”這個成語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它不僅僅是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感慨,更是一種對人生的思考,對社會的批判,以及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詠月嘲風-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