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爛土崩
成語拼音
- yú làn tǔ bēng
魚爛土崩成語解釋
- 比喻國家內部發生動亂。
典故出處
- 漢·荀悅《漢紀無侯傳》百姓一亂,則魚爛土崩,莫之匡救。”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國家若治理不善,就會出現各種危機,最終可能導致像魚爛土崩這樣的局面。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王朝更替中,有許多令人深思的故事,其中就包括一個與“魚爛土崩”這個成語相關的歷史篇章。
曾經有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度,在開國君主的英明領導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皇位傳到了一位昏庸無能的君主手中。這位君主整日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對百姓的疾苦不聞不問。
朝廷中的大臣們,起初還有一些忠誠之士試圖勸諫君主改過自新,但都遭到了無情的打壓和迫害。漸漸地,正直的大臣們被排擠,而那些善於阿諛奉承、貪污腐敗的奸臣卻佔據了朝堂的重要位置。他們爲了自己的私利,相互勾結,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導致民不聊生。
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怨聲載道。由於長期遭受壓迫和剝削,他們失去了對朝廷的信任和希望,紛紛揭竿而起,反抗暴政。
而此時,邊疆的防守也因爲朝廷的腐敗而變得薄弱不堪。外敵看準了時機,率領大軍入侵。國內的叛亂和外敵的入侵,讓這個曾經強大的國家陷入了極度的危機之中。
軍隊中的將領們,有的因爲長期得不到朝廷的軍餉和補給,士氣低落,無心作戰;有的則乾脆投靠了叛軍或者外敵,以求自保。整個國家的軍事力量迅速瓦解,猶如一盤散沙。
在這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這個國家就像一條已經腐爛的魚,內部腐敗不堪;又像一座根基鬆動的土堆,隨時都可能崩塌。最終,這個曾經輝煌的國度在一片混亂中走向了滅亡,百姓陷入了更加痛苦的深淵。
“魚爛土崩”正是對這種國家從內部腐敗、走向崩潰的生動寫照。它警示着後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如果不能勵精圖治、關愛百姓,任由腐敗滋生,那麼必將導致國家的滅亡和人民的苦難。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唯有以史爲鑑,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魚爛土崩-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