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奪侵牟
成語拼音
- yú duó qīn móu
漁奪侵牟成語解釋
- 漁奪掠奪;侵牟侵奪。指掠奪、榨榮姓財物。
典故出處
- 《漢書·景帝紀》吏以貨賂爲市,漁奪百姓,侵牟萬民。”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那個混亂的時代,一些權貴爲了滿足私慾,肆意妄爲,導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到處是漁奪侵牟的現象。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繁榮小鎮上,百姓們大多以農耕和漁業爲生,生活原本平靜而安寧。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鎮上來了一位新的官員。此人名叫趙庸,表面上看起來公正廉潔,實則心懷叵測。
起初,趙庸上任時,擺出一副親民的姿態,時常下鄉視察,與百姓們交談,聲稱要爲大家謀福祉。百姓們對他滿懷期待,以爲迎來了一位好官。
但沒過多久,趙庸的真面目便逐漸暴露出來。他看到漁業的豐厚利潤,心生貪念,開始插手漁業事務。他利用手中的權力,巧立名目,增加各種賦稅,使得漁民們的負擔日益加重。
不僅如此,趙庸還縱容手下的官吏肆意欺壓漁民。這些官吏們強佔漁民們的上好漁獲,甚至侵佔漁民們的漁船和漁網。
一位名叫李順的老漁民,世代以捕魚爲生。他家原本有着一艘堅固的漁船和幾張精良的漁網,靠着勤勞的雙手,日子還算過得去。可自從趙庸來了之後,他的生活變得苦不堪言。
官吏們多次以檢查爲名,強行沒收李順的漁獲。有一次,李順出海捕到了一網特別肥美的魚,本以爲能賣個好價錢,改善一下家裏的生活。沒想到官吏們卻誣陷他捕撈了禁漁區的魚,不僅沒收了所有漁獲,還對他處以重罰。
李順據理力爭,卻被官吏們打得遍體鱗傷。從此,李順家一貧如洗,再也無力出海捕魚。
像李順這樣的遭遇,在鎮上比比皆是。漁民們怨聲載道,卻又敢怒不敢言。
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林宇的年輕書生回到了家鄉。他在京城求學多年,深知官場的黑暗和百姓的疾苦。聽聞家鄉的慘狀後,林宇決定挺身而出,爲百姓們討回公道。
林宇收集了趙庸及其手下官吏漁奪侵牟的證據,寫了一封詳細的訴狀,準備前往京城告狀。
在赴京的路上,林宇遭遇了重重困難。趙庸得知消息後,派人暗中追殺他。但林宇憑藉着機智和勇敢,一次次化險爲夷。
最終,林宇成功抵達京城,將訴狀遞到了一位清正廉潔的大臣手中。這位大臣十分重視,立即派人展開調查。
經過一番周折,真相終於大白於天下。趙庸及其黨羽被繩之以法,他們所侵佔的財物也全部歸還給了百姓。
從此,小鎮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與繁榮,百姓們重新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而“漁奪侵牟”這個成語,也成爲了人們對那些貪婪官吏的譴責和警示。
漁奪侵牟-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