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受同科

成語拼音

yǔ shòu tóng kē

與受同科成語解釋

行賄和受賄的人受到同等的處罰。

典故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六回家兄一想,這件事倘要認真辦起來,與受同科,不但姓文的擔不起,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

成語典故

凡贓私的銀,是與受同科的,他怎敢鬧出來?★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六回

成語造句

他在處理這件事時,沒有分辨清楚是非,竟然將無辜者和犯錯者與受同科,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柳莊的小村莊。這個村莊土地肥沃,村民們勤勞善良,大多以務農爲生。 村裏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李進,另一個叫王福。李進家境貧寒,但他爲人正直、勤奮好學,一心想要通過科舉考試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王福則出生於富裕之家,從小嬌生慣養,不愛讀書,卻總想着走捷徑獲取功名。 一年一度的科舉考試來臨,李進日夜苦讀,準備充分,信心滿滿地走進了考場。而王福憑藉家中的錢財,買通了考官,妄圖作弊得逞。 考試結束,榜單公佈。令人驚訝的是,不學無術的王福竟然榜上有名,而刻苦努力的李進卻名落孫山。李進心中憤懣不平,他深知王福的才學遠不如自己,定是其中有貓膩。於是,他決定前往京城告狀,爲自己討回公道。 在京城,李進歷經艱辛,終於見到了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員。這位官員聽聞李進的遭遇後,決定徹查此事。經過一番調查,真相大白,原來是考官收受賄賂,讓王福與真正有才華的考生“與受同科”。 最終,考官被嚴懲,王福被剝奪功名,李進得以重新參加考試,並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高中榜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任何時候,公平正義都是社會的基石。那些妄圖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的人,最終都不會有好下場。而真正有才華、有品德的人,即便一時遭受挫折,也終能迎來光明。就如同李進,堅守正道,終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應以此爲鑑,堅決反對“與受同科”這種不公平的現象,努力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社會環境。

與受同科-成語圖片

與受同科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