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物無忤

成語拼音

yǔ wù wú wǔ

與物無忤成語解釋

指處世態度隨和,與人無所牴觸。

典故出處

《周書·蘇亮傳》寶夤作亂,以亮爲黃門侍郎。亮善處人間,與物無忤。及寶夤敗,從之者遇禍,唯亮獲全。”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人際交往中始終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則,以溫和友善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因此能夠做到與物無忤。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賢的書生。李賢飽讀詩書,心懷仁愛,卻在科舉之路上屢次受挫。 然而,李賢並未因此而心生怨恨,反而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的種種不如意。他回到家鄉,開了一間小小的私塾,教導鄉鄰的孩子們讀書識字。 有一天,小鎮上來了一位富商,聽聞李賢的才學,想要聘請他爲自家孩子的老師,並許以豐厚的報酬。但李賢婉言拒絕了,他說:“教書育人,本不應以錢財衡量,我願爲鄉鄰的孩子們奉獻心力。”富商覺得李賢不識擡舉,心中頗有不滿。 不久之後,富商在生意上遭遇了挫折,家中財產損失大半。這時,李賢卻不計前嫌,主動爲富商出謀劃策,幫助他重新規劃生意。富商深受感動,意識到自己之前的狹隘。 又有一次,鎮上的一位村民誤把李賢的田地當作自家的,種上了莊稼。李賢得知後,不僅沒有責怪村民,反而笑着說:“無妨無妨,這也是緣分。”村民知道後,愧疚不已,主動歸還了田地,並與李賢成爲了好友。 李賢的這種處世態度,贏得了鄉鄰們的尊重和愛戴。他始終以寬容和善良對待他人,不爲名利所動,不與他人爭執計較。 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許多如同李賢這樣的人物。比如,唐代的婁師德,他爲人寬厚,從不與人計較得失。有一次,他的弟弟被任命爲代州刺史,臨行前,婁師德問弟弟:“我位至宰相,你又任州官,我們受皇帝的恩寵太多,如何避免別人的嫉妒呢?”弟弟回答說:“今後即使有人吐我一臉口水,我也自己擦去,決不叫你爲我擔憂。”婁師德聽了,憂慮地說:“這正是我所擔心的。人家唾你臉,是因爲恨你,你把它擦掉,這不是更激怒人家,讓他更恨你嗎?唾沫不擦也會自己乾的,應當笑着接受。” 李賢就如同婁師德一般,以一顆寬容平和的心,做到了與物無忤。他的一生,雖然沒有高官厚祿,卻活得自在坦蕩,爲後人所傳頌。

與物無忤-成語圖片

與物無忤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