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近指遠

成語拼音

yǔ jìn zhǐ yuǎn

語近指遠成語解釋

語言淺近,含意深遠。指,本旨。

典故出處

太平天國·汪吉人等《〈欽定軍次實錄〉序》文淺意深,語近指遠。”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討論人生理想時,他的一番話看似平常,實則語近指遠,讓人深思。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物和故事,其中有一則故事充分展現了“語近指遠”的深意。 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名叫蘇代的謀士。當時,各國之間紛爭不斷,都在爲爭奪土地和權力而相互攻伐。 蘇代所在的國家面臨着鄰國強大的軍事壓力,國君爲此憂心忡忡。蘇代挺身而出,主動請求前往鄰國,試圖通過外交手段化解危機。 在鄰國的朝堂之上,蘇代見到了那位野心勃勃的國君。他沒有直接談及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而是先講了一個看似簡單平常的故事。 他說:“大王,我來的路上,看到一個農夫在田裏忙碌。這農夫發現一隻野兔不小心撞到樹樁上死了,於是他便放下手中的農具,守在樹樁旁,期望能再次撿到撞死的兔子。然而,他守了一天又一天,田地都荒蕪了,卻再也沒有兔子撞上來。” 鄰國國君聽完,不禁笑了起來,覺得這農夫甚是愚蠢。 此時,蘇代話鋒一轉,說道:“大王您如今爲了擴張領土,不斷髮動戰爭。雖然暫時獲得了一些城池和財富,但百姓疲憊,田地荒蕪,國力也在戰爭中逐漸損耗。這與守株待兔的農夫又有何異呢?您現在看似取得了眼前的利益,可從長遠來看,卻是在損害國家的根本啊。” 蘇代的這番話,表面上說的是農夫守株待兔的荒唐,實際上卻是在指出鄰國國君窮兵黷武的短視行爲。他的言辭看似平和近切,所指的卻是關乎國家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 鄰國國君聽後,陷入了沉思。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意識到過度的征戰可能會給國家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最終,他決定與蘇代所在的國家修好,共同致力於發展國內的經濟和民生。 蘇代憑藉着他“語近指遠”的智慧,成功地避免了一場戰爭,爲兩國百姓帶來了和平與安寧。這個故事也讓後人明白了,有時候,用淺顯易懂的話語,能夠揭示出深遠而重要的道理。

語近指遠-成語圖片

語近指遠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