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四言三
成語拼音
- yǔ sì yán sān
語四言三成語解釋
- 指信口亂說閒話。
典故出處
- 《羣音類選·〈分釵記·計誘皮氏〉》爲何的語四言三,平白地將人譏誚。”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不要總在背後議論別人,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爲。像那種語四言三、搬弄是非的做法,只會破壞彼此的關係。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羣樸實的百姓。這個小鎮雖不大,但卻充滿了人間煙火氣。
有一天,鎮上來了一個走南闖北的商人,名叫趙義。趙義此人能說會道,巧舌如簧,很快就和鎮裏的人們打成了一片。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趙義說話常常含糊其辭,真真假假難以分辨。比如,他在描述自己的經商經歷時,總是遮遮掩掩,一會兒說賺了大錢,一會兒又說虧得血本無歸。
有一次,鎮裏的李大爺想要從趙義那裏購買一批貨物,便向他詢問貨物的質量和價格。趙義開始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先說這貨物如何如何上乘,價格又如何如何實惠。可當李大爺準備付錢購買時,趙義又改口說這貨物其實有些小瑕疵,但不影響使用,價格也得稍微提高一些。李大爺被他弄得暈頭轉向,最終放棄了購買。
又有一回,鎮裏要舉辦一場廟會,大家商量着如何籌備。趙義積極地參與其中,發表了很多意見。他一會兒說要這樣安排節目,一會兒又說那樣佈置場地更好。結果到了廟會當天,很多事情因爲他的反覆無常而變得混亂不堪。
漸漸地,大家對趙義的話不再信任。他總是語四言三,說的話沒有幾句是能夠完全當真的。
古人云:“言忠信,行篤敬。” 一個人若總是說話不算數,隨意更改自己的言辭,必然會失去他人的信任。就如同趙義,原本大家對他滿懷期待,希望能從他那裏得到有益的信息和幫助,可他卻因爲自己語四言三的毛病,讓大家避而遠之。
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許多因誠信守言而流芳百世的人物。比如曾子殺豬教子,以實際行動告訴孩子言出必行的道理。而趙義的行爲,恰恰與之相反,最終只能落得個孤家寡人的下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應當言而有信,切不可語四言三,否則終將自食惡果。
語四言三-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