殞身不恤

成語拼音

yǔn shēn bú xù

殞身不恤成語解釋

殞犧牲;恤顧惜。犧牲生命也不顧惜。

典故出處

魯迅《記念劉和珍君》至於這一回……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爲中國女子的勇毅沒有消亡的明證。”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危險面前,他挺身而出,絲毫不顧個人安危,這種殞身不恤的精神令人敬佩。

成語故事

在那風雲變幻的亂世之中,有一位名叫李陵的將領。 李陵出身將門,自幼習武,練就了一身非凡的本領,心懷報國之志。當時,漢朝與匈奴戰事頻繁,李陵主動請纓,率領五千步兵出征匈奴。 他們深入敵境,奮勇作戰。然而,在一場激戰中,李陵的軍隊遭遇了數倍於己的匈奴大軍。儘管李陵和他的士兵們拼死抵抗,但終究寡不敵衆。李陵的部隊傷亡慘重,陷入了絕境。 李陵本想以死報國,但想到手下還有衆多士兵的性命,他決定先假意投降匈奴,以圖日後尋找機會再歸漢朝。 消息傳到漢朝,漢武帝龍顏大怒,朝堂之上,羣臣紛紛指責李陵叛國投敵。李陵的家族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處以重刑。 然而,有一位名叫司馬遷的太史令,卻站了出來爲李陵辯護。他深知李陵爲人忠誠,此次戰敗投降定有苦衷。司馬遷在朝堂上慷慨陳詞,分析戰況,力陳李陵的功績和無奈。 但漢武帝卻認爲司馬遷是在爲李陵開脫,盛怒之下,將司馬遷處以宮刑。 面對這殘酷的刑罰和不公正的待遇,司馬遷沒有絲毫的後悔和畏懼。他依然堅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職責,繼續撰寫那部偉大的史書——《史記》。 在這一系列的變故中,司馬遷可謂是殞身不恤。他不顧個人安危,爲了正義和真理,不惜付出慘痛的代價。他的這種精神,如同黑暗中的明燈,照亮了後人前行的道路。 後來,李陵在匈奴始終心懷故土,但卻再也無法回到漢朝。而司馬遷,以其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對歷史的執着追求,完成了《史記》這部不朽的著作,爲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他們的故事,成爲了歷史長河中的一段悲壯篇章,讓後人感嘆不已。

殞身不恤-成語圖片

殞身不恤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