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王趙李
成語拼音
- zhāng wáng zhào lǐ
張王趙李成語解釋
- 泛指一些人。也指尋常之輩。
典故出處
- 《梁書·範縝傳》亦可張甲之情寄王乙之軀,李丙之性託趙丁之體。”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這個繁華的都市裏,各行各業的人才輩出,無論是從事科研的還是投身藝術的,不分張王趙李,都在爲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們。其中有四個人,分別姓張、王、趙、李,他們的故事成爲了人們口中的一段傳奇。
張生,是個家境殷實的商人,頭腦靈活,善於經營。他憑藉着敏銳的商業眼光,在貿易往來中屢屢獲利,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然而,張生的成功並非僅僅依靠運氣,而是源於他的勤奮努力和誠信待人。
王郎,是一位飽讀詩書的秀才。他一心渴望通過科舉考試,金榜題名,從而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每日,他刻苦攻讀,頭懸梁錐刺股,不辭辛勞。但其家境貧寒,時常爲了購買書籍和筆墨紙硯而捉襟見肘。
趙兄,是個武藝高強的俠客。他行俠仗義,扶危濟困,深受百姓的愛戴。有一次,一夥強盜在鎮外爲非作歹,搶劫過往行人的財物。趙兄得知後,單槍匹馬地衝向強盜,憑藉着過人的武藝,將強盜們打得落花流水,解救了衆多無辜的百姓。
李姐,是一位心靈手巧的繡娘。她繡出的花鳥魚蟲栩栩如生,其繡品在鎮上乃至周邊的城鎮都備受推崇。李姐爲人善良,經常幫助鄰里,教授年輕女子刺繡的技巧。
這四人雖然身份、性格、志向各不相同,但命運的絲線卻將他們交織在了一起。
有一年,小鎮遭遇了嚴重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生活困苦。張生見狀,慷慨解囊,從外地購買了大量的糧食,分發給受災的百姓。王郎則發揮自己的才學,爲百姓們寫下請願書,向官府陳述災情,請求減免賦稅。趙兄四處奔走,保護着百姓的安全,防止有不法之徒趁火打劫。李姐也沒有閒着,她組織了一羣繡娘,將繡品拿去變賣,所得的錢財全部用來救助災民。
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小鎮的百姓們終於度過了難關。
他們的故事傳遍了整個地區,人們紛紛稱讚他們的義舉。“張王趙李”這個詞也由此而來,用來泛指一些普通人,無論身份高低、貧富差異,只要心懷正義和善良,都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爲他人帶來希望和幫助。
正如歷史上諸多的仁人志士,他們或許出身平凡,但憑藉着自己的信念和行動,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了璀璨的印記。張王趙李的故事,成爲了人們傳頌的美談,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張王趙李-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