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王李趙

成語拼音

zhāng wáng lǐ zhào

張王李趙成語解釋

四者皆最常見的姓,連用泛指一般人。

典故出處

《梁書·儒林傳·範縝》亦可張甲之情,寄王乙之軀,李丙之性,託趙丁之體。”

成語典故

俚語有張王李趙之語,猶言是何等人,無足掛齒牙之意也。宣和間,張子能、王履道、李士美、趙聖從俱在政府,是時張王李趙之語,喧於朝野,聞者莫不笑之。★宋·朱弁《

成語造句

在這個社區裏,居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姓氏也是五花八門,諸如張王李趙。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四個家族,分別是張家、王家、李家和趙家。 張家世代以農耕爲生,他們勤勞樸實,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中的長子張大郎更是身強力壯,挑起了家裏農耕的重擔。雖然生活平淡,但也安穩自在。 王家則是經商之家,家中主人王老爺頭腦精明,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王家的店鋪遍佈小鎮,從日常用品到珍貴珠寶,應有盡有。王老爺常教導子女:“誠信爲本,方能長久。”在他的經營下,王家逐漸成爲小鎮上的富貴人家。 李家以詩書傳家,李老爺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學者。他對子女的教育極爲重視,希望他們能夠通過科舉考試,入朝爲官,爲家族爭光。李家的子女們也都刻苦讀書,日夜不倦。 趙家是手藝人家,祖傳的木匠手藝精湛絕倫。趙師傅製作的傢俱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堅固耐用。趙家的名聲在十里八鄉都極爲響亮。 這四大家族在小鎮上各自發展,相安無事。然而,有一年,小鎮遭遇了罕見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生活陷入困境。 張家雖然自己也面臨着糧食短缺的問題,但張大郎心地善良,他將家中僅存的一些糧食分發給了周圍的鄰居,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王家看到旱災嚴重,決定降低商品價格,並且拿出一部分糧食救濟災民。王老爺說:“在這艱難時刻,大家應當同舟共濟。” 李家則組織了一些文人墨客,爲災民們書寫請願書,希望能夠引起官府的重視,儘快採取救災措施。 趙家利用自己的手藝,製作了一些簡易的農具,幫助農民們在旱災之後儘快恢復生產。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鎮終於度過了這場災難。而張家、王家、李家和趙家的團結互助也成爲了人們口中的美談。 從此以後,“張王李趙”這個詞在當地就代表了團結、互助和友善,人們常常用它來形容不同的人在面對困難時能夠齊心協力,共同應對。 這個成語也提醒着後人,無論姓氏如何,無論出身怎樣,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張王李趙-成語圖片

張王李趙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