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父之功
成語拼音
- tián fù zhī gōng
田父之功成語解釋
- 比喻兩者相爭,第三者得利。
典故出處
- 《戰國策·齊策三》:“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
成語典故
- 戰國時期,齊國準備討伐魏國,淳于髡對齊王說:“天下第一快狗韓子盧去追天下第一狡兔東郭浚,追了一山又一山,雙方筋疲力盡,都被累死。一個老農剛好路過,撿到快死的狗和兔子。現在齊國和魏國相持下去,別國就會有田父之功。”。
成語造句
- 他在這個項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的成果可稱得上是田父之功。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常年遭受外敵的侵擾。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這個國家有一位智勇雙全的將軍,名叫李牧。他深知外敵的強大和殘忍,於是精心訓練士兵,積極籌備防禦工事。在他的努力下,國家的軍事實力逐漸增強。
一次,外敵再次大規模入侵,李牧率領軍隊奮勇抵抗。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終於成功擊退了敵人。然而,這場勝利來之不易,士兵們都疲憊不堪。
就在這時,附近村子裏的一位老農出現了。他看到士兵們的辛苦,便主動帶着自己的牛車,爲士兵們送來了食物和水。李牧十分感激這位老農的幫助,老農卻擺擺手說:“將軍爲了我們百姓奮勇殺敵,我這點小事算不了什麼。”
在老農的幫助下,士兵們很快恢復了體力,繼續加強防禦。而老農也經常來到軍中,幫助士兵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牧成功地抵禦了一次又一次外敵的入侵,國家逐漸恢復了安寧。百姓們對李牧感激涕零,同時也沒有忘記那位給予士兵們幫助的老農。
後來,人們在談論起這段歷史時,都會提起這位老農的善舉,稱讚他有着“田父之功”。正如《戰國策·齊策三》中所記載:“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這位老農雖然沒有在戰場上殺敵立功,但他在關鍵時刻給予了軍隊重要的支持和幫助,他的功績同樣不可忽視。
這個故事也讓我們明白,在一個國家或社會中,每個人都可以爲了共同的目標做出自己的貢獻。無論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將軍,還是在後方默默付出的普通百姓,他們的努力和奉獻都是值得尊重和銘記的。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能克服重重困難,創造美好的未來。就如同這位老農一樣,雖然他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他的“田父之功”卻成爲了歷史長河中閃耀的一筆,爲後人所傳頌。
田父之功-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