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成語拼音

zhào zhī jí lái,huī zhī jí qù

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成語解釋

召召喚。揮擺手。手一召就來,手一擺就去。形容非常聽從指揮。

典故出處

老舍《老舍自傳》第六章第五節無關緊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毫不客氣。”

成語典故

我們保證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絕對服從指揮。

成語造句

他對待朋友毫無真誠可言,只希望對方能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有一位權傾朝野的大臣,名叫王仲。他憑藉着自己的巧言令色和諂媚之術,深得國君的寵信,一時間風頭無兩。 王仲在朝廷中結黨營私,網羅了一大批對他唯命是從的官員。這些人平日裏對王仲百般奉承,只要王仲一聲令下,他們便如犬馬般奔走效力,可謂是召之即來。而當王仲覺得某些人失去了利用價值,或者對他稍有忤逆之意,他便會毫不留情地將其拋棄,那些人也只能乖乖地離開,真真是揮之即去。 在一次對外戰爭中,王仲爲了鞏固自己的權勢,推薦了一位毫無軍事才能的親信擔任主將。結果,戰爭慘敗,國家損失慘重。國君大怒,欲追究責任。王仲卻毫不猶豫地將這位親信當作替罪羊推了出去,絲毫沒有念及往日的情分。 又有一次,國內發生嚴重的災荒,百姓民不聊生。王仲負責賑災事宜,他本應盡心盡力救助災民,可他卻中飽私囊,將大量的賑災物資據爲己有。一些正直的官員看不下去,向國君進諫,要求嚴懲王仲。然而,王仲卻憑藉着自己在國君面前的巧言辯解,成功地擺脫了罪責,反而將那些進諫的官員貶謫流放。 隨着時間的推移,王仲的惡行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不滿。終於,有一位名叫李義的忠臣挺身而出,收集了王仲的種種罪行證據,在朝堂上慷慨陳詞,痛斥王仲的胡作非爲。國君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王仲的真面目。最終,國君下令將王仲革職查辦,那些曾經圍繞在他身邊的阿諛奉承之輩也作鳥獸散,生怕受到牽連。 王仲的結局正應了那句古話:“多行不義必自斃。”他將他人當作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工具,只爲滿足自己的私慾,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這個故事也警示着後人,切不可仗勢欺人,隨意對待他人,否則終將自食惡果。

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成語圖片

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