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灼見

成語拼音

zhēn zhī zhuó jiàn

真知灼見成語解釋

灼明白,透徹。正確而透徹的見解。

典故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真知灼見者,尚且有誤,何況其他!”

成語典故

兩家之學皆深入宋儒之室,但以漢學爲不可廢耳,多倚牆之見,依違之言,豈真知灼見者哉!★江藩《漢學師承記·顧炎武》

成語造句

在學術研討會上,他的一番論述條理清晰、邏輯嚴謹,充滿了真知灼見,讓在場的人都深受啓發。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有兩位頗具影響力的謀士,分別是李賢和王睿。 李賢出身名門,飽讀詩書,能言善辯,在朝堂之上常常能憑藉巧舌如簧獲得君王的讚賞。然而,他的建言多是爲了迎合君王的心意,追求一時的榮耀與權勢,並非出於對國家和百姓的真心關懷。 王睿則不同,他出生於平民之家,憑藉自身的努力和才華步入仕途。他爲人正直,不善阿諛奉承,總是默默地觀察着國家的局勢,思考着解決問題的良策。 當時,國家面臨着一場嚴重的旱災,農田顆粒無收,百姓生活困苦。君王爲此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李賢率先發言,他提出要舉行一場盛大的祭祀活動,祈求上天降雨,同時建議增加賦稅,以籌集祭祀所需的費用。他的言辭華麗,聽起來似乎頗有道理,君王不禁微微點頭。 就在衆人紛紛附和李賢的提議時,王睿站了出來。他直言不諱地指出,舉行祭祀活動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增加賦稅只會讓百姓的生活更加艱難,從而引發社會的動盪。他認爲當務之急是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同時組織百姓興修水利,從根本上解決旱災的問題。 王睿的這番言論引起了軒然大波,李賢更是對他冷嘲熱諷,指責他不懂禮儀,冒犯了上天。然而,王睿不爲所動,他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並引用了歷史上諸多因不當政策而導致國家衰敗的例子。 最終,君王在深思熟慮後,採納了王睿的建議。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旱災得到了緩解,百姓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 事後,人們紛紛稱讚王睿的建言乃是真知灼見。他沒有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也沒有爲了個人的利益而迎合他人,而是憑藉着自己對國情的深刻了解和對歷史經驗的總結,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明白,真正的真知灼見並非是華麗的言辭和表面的迎合,而是基於深入的思考、紮實的知識和對實際情況的準確把握。只有這樣的見解,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爲國家和人民帶來福祉。

真知灼見-成語圖片

真知灼見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