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焚蕙嘆
成語拼音
- zhī fén huì tàn
芝焚蕙嘆成語解釋
- 芝、蕙同爲香草名;焚燒。芝草被焚,蕙草傷嘆。比喻因同類遭到不幸而悲傷。
典故出處
- 晉·陸機《嘆逝賦》信鬆茂而柏悅,嗟芝焚而蕙嘆。”
成語典故
- 今日油烹蒯徹,正所謂兔死狐悲,芝焚蕙嘆,請丞相自思之。★元·無名氏《賺蒯通》第四折
成語造句
- 人生無常,有時就像那草木,可能前一刻還欣欣向榮,下一刻就遭遇變故,讓人不禁生出芝焚蕙嘆之感。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楚國,有兩位才華出衆的文人,一個名叫子蘭,另一個叫屈原。
子蘭出身貴族,憑藉家族的權勢,在朝廷中謀取了高位。然而,他心胸狹隘,嫉妒心極強,對於那些真正有才華且心懷正義的人,總是心懷敵意。
屈原則不同,他一心爲了楚國的昌盛,爲了百姓的福祉,不斷向楚王進諫,提出諸多利國利民的策略和主張。他的正直和忠誠,深得百姓的愛戴,但也因此遭到了子蘭等人的忌恨。
子蘭一心想要剷除屈原這個眼中釘,於是在楚王面前百般誣陷屈原,說他擁兵自重,有謀反之心。楚王起初並不相信,但子蘭不斷地進讒言,加之其他奸佞之臣的附和,楚王漸漸地對屈原產生了懷疑。
最終,楚王聽信了子蘭等人的讒言,將屈原流放。屈原離開京城,流落他鄉,心中充滿了悲憤和無奈。他眼見着楚國的朝政日益腐敗,奸佞當道,而自己卻無能爲力,只能將滿腔的憂憤化作詩篇。
楚國的局勢日益惡化,外敵趁機入侵。由於子蘭等一衆奸臣的誤國,楚國的軍隊節節敗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此時,楚王才幡然醒悟,想起了屈原的忠誠和才能,然而爲時已晚。楚國的國土不斷淪陷,人民遭受着巨大的苦難。
那些曾經追隨子蘭的人,此刻也紛紛陷入了困境,他們爲自己當初的錯誤選擇而懊悔不已。這就如同芝草被焚燒,蕙草爲之哀嘆,那些正直有才華的人遭受迫害,而那些依附奸佞的人最終也未能落得好下場。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一個國家如果不能識別忠奸,不能任用賢能,最終必然會走向衰落。而那些爲了個人私利不擇手段的人,也終究會被歷史所唾棄。“芝焚蕙嘆”,正是對這種悲劇的深刻寫照,警示着後人要以史爲鑑,珍惜正義和賢能之士。
芝焚蕙嘆-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