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艾俱焚

成語拼音

zhī ài jù fén

芝艾俱焚成語解釋

芝艾比喻美和惡。芝艾同被燒燬。比喻好的壞的同歸於盡。

典故出處

《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若苗穢害田,隨風烈火,芝艾俱焚,安能自別乎?”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戰爭一旦爆發,無辜的百姓也會被牽連,很可能出現芝艾俱焚的慘狀。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局勢動盪,戰亂頻繁。 這個國家的君王性格剛愎自用,對朝政的管理混亂無序。他聽信讒言,疏遠了那些忠誠直言的大臣,反而重用了一些阿諛奉承、心懷叵測之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的政治癒發腐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終於,民間的不滿情緒達到了頂點,一些有識之士站了出來,試圖勸諫君王改過自新,重振朝綱。 其中有一位名叫李賢的大臣,他爲人正直,心繫國家和百姓。他多次冒死進諫,言辭懇切地指出君王的過錯,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建議。然而,君王早已被權力和虛榮矇蔽了雙眼,他不僅沒有聽取李賢的忠言,反而認爲李賢是在故意挑釁他的權威。 與此同時,那些奸佞之臣爲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趁機在君王面前誣陷李賢,說他圖謀不軌,意圖謀反。君王在憤怒和猜忌之下,竟然下令將李賢及其支持者一併治罪。 一時間,朝廷上下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那些原本正直善良的官員,因爲與李賢有所交往,也被牽連其中。無論他們是否有罪,都被當作李賢的同黨遭到了懲罰。 這場風波愈演愈烈,許多無辜的人受到了牽連。就如同那野火燃燒,無論是珍貴的芝草,還是普通的艾草,都在熊熊烈火中化爲灰燼。原本繁榮昌盛的國家,因爲君王的昏庸和這場無妄之災,變得滿目瘡痍,民不聊生。 後來,這個國家的敵國趁虛而入,由於國內人才凋零,國力空虛,根本無力抵抗外敵的入侵。最終,這個曾經輝煌的國度走向了滅亡。 回顧這段歷史,令人不禁扼腕嘆息。正是因爲君王的昏庸無道,不能明辨是非,才導致了“芝艾俱焚”的悲劇,使得國家和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災難。這也警示後人,要善於傾聽忠言,明辨善惡,不可意氣用事,否則必將自食惡果。

芝艾俱焚-成語圖片

芝艾俱焚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