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板銅弦

成語拼音

tiě bǎn tóng xián

鐵板銅弦成語解釋

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

典故出處

清·蔣士銓《臨川夢·提綱》:“鐵板銅弦隨手弄,婁江有個人知重。”

成語典故

北宋時期,蘇軾帶他隨從外出郊遊,他觀賞山崖的金雞菊,隨從在一旁高唱蘇軾的歌詞。蘇軾問他們自己與柳永的詞有什麼不同。隨從說:柳郎中的詞只可借17歲的女孩子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外曉風殘月”,您的歌詞得請關西大漢持鐵板唱“大江東去”。

成語造句

那支樂隊的演奏猶如鐵板銅弦,充滿了力量和激情,震撼着每一位聽衆的心靈。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樂國。這個國家的人們非常熱愛音樂,各種樂器在這裏都能找到知音。 在樂國的一個小鎮上,住着一位名叫阿弦的年輕人。阿弦自幼對絃樂器有着濃厚的興趣和天賦,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鑽研各種絃樂器,尤其是那把祖傳的古琴,在他的手中總能彈奏出美妙絕倫的音樂。 有一天,阿弦偶然聽說了在鄰國的一座山上,有一塊神奇的鐵板,據說只要敲擊它,就能發出震撼人心的聲音。阿弦心中涌起強烈的好奇和渴望,他決定踏上尋找這塊鐵板的征程。 經過漫長而艱辛的旅途,阿弦終於找到了那座山。他在山上苦苦尋覓,歷經無數困難,終於找到了那塊鐵板。當他第一次敲擊鐵板時,那洪亮而有力的聲音彷彿要穿透雲霄,讓他感到無比震撼。 阿弦欣喜若狂,他帶着鐵板回到了樂國。他開始嘗試將鐵板與他的絃樂器相結合,創造出一種全新的音樂形式。他不斷地嘗試和改進,終於找到了一種完美的組合方式。 阿弦開始在樂國各地表演他的新音樂,人們聽到那獨特的聲音,既有絃樂器的悠揚婉轉,又有鐵板的雄渾有力,無不被深深吸引。他的音樂迅速傳遍了整個樂國,人們對他的才華和創新讚不絕口。 然而,隨着阿弦的名聲越來越大,也引來了一些嫉妒和惡意。有一些心懷叵測的人開始詆譭他,說他的音樂是對傳統的褻瀆。但阿弦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他堅信自己的音樂有着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在一次重要的音樂比賽中,阿弦帶着他的鐵板絃樂登上舞臺。當他開始演奏時,全場都沉浸在了那震撼而美妙的音樂之中。評委們也被他的表演所打動,最終他毫無爭議地獲得了冠軍。 從此,阿弦和他的鐵板絃樂成爲了樂國音樂史上的一段傳奇。他的音樂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和感動,也讓人們明白了創新和堅持的重要性。 “鐵板銅弦”這個成語也就由此而來,用來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或文風雄健有力。就像阿弦的音樂一樣,既有絃樂的細膩優美,又有鐵板的剛勁豪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文人墨客也以“鐵板銅弦”的精神,創作出了許多流傳千古的佳作,爲中華文化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鐵板銅弦-成語圖片

鐵板銅弦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