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棒磨成針

成語拼音

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鐵棒磨成針成語解釋

比喻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鐵杵磨成針”。

典故出處

清·頤瑣《黃繡球》第十章:“拼着些堅忍工夫,做到鐵棒磨成針的地位,看似發達的遲,實在收效最速。”

成語典故

唐代大詩人李白,幼年時便讀那些經書、史書,那些書都十分深奧,他一時讀不懂,便覺枯燥無味,於是他丟下書,逃學出去玩。  他一邊閒遊閒逛,一邊東瞧西看。他看見一位老媽媽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裏拿着一很粗大的鐵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專注,以至於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沒有察覺。  李白不知道老媽媽在幹什麼,便好奇地問:“老媽媽,您這是在做什麼呀?”  “磨針。”老媽媽頭也沒擡,簡單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認真地磨着手裏的鐵棒。  “磨針?”李白覺得很不明白,老媽媽手裏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鐵棒,怎麼是針呢?李白忍不住又問:“老媽媽,針是非常非常細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鐵棒呀!”  老媽媽邊磨邊說:“我正是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細小的針。”  “什麼?”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脫口又問道:“這麼粗大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這時候,老媽媽才擡起頭來,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說:“是的,鐵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是很困難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針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呀!”  幼年的李白是個悟性很高的孩子,他聽了老媽媽的話,一下子明白了許多,心想:“對呀!做事情只要有恆心,天天堅持去做,什麼事也能做成的。讀書也是這樣,雖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堅持多讀,天天讀,總會讀懂的。”想到這裏,李白深感慚愧,臉都發燒了。於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書房,翻開原來讀不懂的書,繼續讀起來。

成語造句

只要有恆心和毅力,就像古人說的那樣,即便是把鐵棒磨成針也並非不可能。

成語故事

在唐朝時期,有一個小孩名叫李太白。李太白自幼聰穎,卻十分貪玩,不愛讀書。 一天,李太白像往常一樣偷偷溜出家門,四處玩耍。他不知不覺來到了一條小溪邊,看到一位老婦人正坐在一塊石頭上,手中拿着一根粗粗的鐵棒,在一塊大石頭上用力地磨着。李太白覺得十分好奇,便走上前去問道:“老婆婆,您在做什麼呀?”老婦人擡起頭,微笑着回答道:“我在把這根鐵棒磨成針呀。”李太白聽了,哈哈大笑起來,說道:“老婆婆,這怎麼可能呢?這根鐵棒這麼粗,要磨到什麼時候才能變成針啊!”老婦人卻不緊不慢地說:“孩子,只要我有恆心,堅持每天磨,總有一天它會變成針的。” 李太白聽了老婦人的話,心中若有所思。他想到自己平時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習也是如此,從來沒有堅持過一件事情。他看着老婦人專注地磨着鐵棒,彷彿看到了一種堅定的力量。李太白默默地回到了家,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 從那以後,李太白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開始發奮讀書。他每天都刻苦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虛心請教老師和同學。隨着時間的推移,李太白的知識越來越豐富,才華也逐漸顯露出來。 後來,李太白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才華,成爲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大詩人。他的詩歌豪邁奔放、意境深遠,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讚賞。每當人們提起李太白的成就時,他總是會想起那位在溪邊磨鐵棒的老婦人,是她讓自己明白了只要有恆心和毅力,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正如《荀子·勸學》中所說:“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李太白用自己的經歷詮釋了這個道理。他從一個貪玩的小孩成長爲一位偉大的詩人,這其中的艱辛和努力只有他自己知道。而那根被老婦人磨成針的鐵棒,也成爲了一個永恆的象徵,激勵着無數的人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但只要我們像李太白一樣,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都需要我們有鐵棒磨成針的毅力和決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高、更穩。

鐵棒磨成針-成語圖片

鐵棒磨成針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