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無諱

成語拼音

zhí yán wú huì

直言無諱成語解釋

直率地說話,無所隱諱。

典故出處

語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論人也,見賢而進士,不同君所欲;見不善而廢之,不闢君所愛;行已而無私,直言而無諱。”

成語典故

臣鑑先徵,竊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無諱。★《晉書·劉波傳》

成語造句

在面對錯誤時,他總能做到直言無諱,指出問題所在,讓大家能夠及時改正。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朝堂之上,政治風雲變幻莫測,臣子們的言行往往需要謹慎權衡。然而,卻有這樣一位忠臣,他以直言無諱的勇氣,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這位忠臣名叫魏徵,生活在唐朝初期。當時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英明且有抱負的君主,他一心想要開創一個繁榮昌盛的大唐盛世。 魏徵出身貧寒,但學識淵博,心懷天下。他被唐太宗賞識,得以入朝爲官。起初,朝中的大臣們都對唐太宗阿諛奉承,極力迎合皇帝的心意。但魏徵卻與衆不同,他看到問題便直言不諱,絲毫不顧及皇帝的顏面。 有一次,唐太宗決定大興土木,修建一座豪華的宮殿。魏徵得知後,立刻上書進諫,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如今國家初定,百姓尚未從戰亂中恢復元氣。此時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將會加重百姓的負擔,動搖國家的根基。望陛下三思!”唐太宗看到魏徵的奏摺,心中十分不悅,認爲魏徵掃了他的興致。 還有一回,唐太宗因爲在處理一件案件時判斷有誤,魏徵當面指出了皇帝的錯誤。唐太宗覺得在羣臣面前失了面子,怒不可遏,回宮後對長孫皇后說:“朕一定要殺了這個魏徵,讓他知道冒犯朕的下場!”長孫皇后聽聞,趕忙換上朝服向唐太宗祝賀道:“臣妾聽說只有英明的君主纔能有直言敢諫的臣子。如今魏徵敢於直言,正說明陛下是明君啊。”唐太宗聽了,這才轉怒爲喜,也更加重視魏徵的諫言。 魏徵始終秉持着直言無諱的作風,哪怕多次惹得唐太宗大發雷霆,他也毫不退縮。因爲他深知,作爲臣子,他的責任就是爲了國家的長治久安,爲了百姓的安居樂業。而唐太宗也逐漸明白了魏徵的一片忠心,他曾感慨地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正是因爲魏徵的直言無諱和唐太宗的虛心納諫,唐朝初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魏徵的故事傳頌千古,成爲了後世臣子們效仿的楷模,也讓“直言無諱”這個成語成爲了一種令人敬仰的品質。

直言無諱-成語圖片

直言無諱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