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犬噬堯
成語拼音
- zhí quǎn shì yáo
跖犬噬堯成語解釋
- 原指人臣各爲其主◇用以比喻嫉妒賢才。
典故出處
- 《戰國策·齊策六》貂勃曰‘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那段動盪的歷史中,一些奸佞小人妄圖通過卑劣手段陷害忠臣良將,其行徑無異於跖犬噬堯。
成語故事
- 在遙遠的古代,天下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
當時,有兩位人物,一位被衆人稱頌爲品德高尚、心懷天下的賢者,名爲堯;另一位則是被視爲惡貫滿盈、聲名狼藉的盜跖。
堯一心爲了百姓的福祉,他推行仁政,致力於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他不辭辛勞地考察民情,制定合理的政策,使得農業豐收,商業繁榮,百姓對他感恩戴德,稱讚有加。
然而,盜跖卻截然不同。他率領着一羣不法之徒,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到之處,百姓皆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生活苦不堪言。
儘管堯的名聲遠揚,深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但盜跖卻心懷嫉妒和怨恨。他不甘心堯能獲得如此高的聲譽和威望,企圖破壞堯的形象和功績。
於是,盜跖開始在他的追隨者中散佈謠言,惡意詆譭堯的品行和作爲。他編造各種謊言,聲稱堯的仁政只是表面功夫,實則暗藏私心。甚至還煽動他的手下對堯進行攻擊和謾罵。
可是,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深知堯的善良和偉大,對於盜跖的胡言亂語根本不予理會。然而,盜跖卻並未就此罷休,他越發變本加厲,妄圖通過更加極端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正所謂“跖犬噬堯”,就像盜跖這樣的惡徒,妄圖詆譭像堯這樣的賢明之人,如同惡犬去撕咬品德高尚的賢者,終究是徒勞無功的。歷史的長河會銘記堯的功績和美德,而盜跖的惡行也將永遠被人們所唾棄。
這一故事警示着後人,正義和善良終將戰勝邪惡與陰謀。那些試圖通過不正當手段去抹黑他人的人,最終都不會得逞。
跖犬噬堯-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