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於至善

成語拼音

zhǐ yú zhì shàn

止於至善成語解釋

止達到;至最,極。達到極完美的境界。

典故出處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成語典故

革命無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麼止於至善”,這人間世便同時變了凝固的東西了。★魯迅《而已集·黃花節的雜感》

成語造句

人生在世,應當不斷追求進步,以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慶國的國度。這個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然而,這繁榮的背後也隱藏着一些問題。 當時的慶國君主名叫李隆,他是一位心懷大志且頗具智慧的統治者。李隆深知,國家的繁榮不能僅僅依靠眼前的成就,更需要不斷地追求更高的境界,以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 在一次朝堂會議上,李隆向諸位大臣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今我們的國家看似繁榮,但如何才能讓這繁榮持久,讓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大臣們紛紛各抒己見,有的主張加強軍事力量,以防外敵入侵;有的提議發展商業,增加國家的財富。 這時,一位名叫張賢的大臣站了出來,他說道:“陛下,臣以爲,我們當追求‘止於至善’之境界。”衆人聽聞,皆露出疑惑的神情。張賢接着解釋道:“所謂‘止於至善’,並非是達到一個固定的完美狀態,而是永不停歇地追求更高的善,不斷完善我們的國策、制度和行爲。就如同我們的農業,不能滿足於今年的豐收,而要思考如何改進耕種之法,以保年年豐收;我們的教育,不能僅滿足於當下培養出的人才,而要思考如何讓更多的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之士。” 李隆聽後,深以爲然,決定在全國推行“止於至善”的理念。首先,他下令改革律法,去除那些過於嚴苛和不合理的條款,讓律法更加公正、人性化,以保障百姓的權益。同時,他大力支持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派遣官員到各地傳授先進的耕種方法,提高糧食產量。 在教育方面,李隆增設學府,聘請博學之士擔任教師,不僅讓貴族子弟有學可上,也讓平民百姓的子女有機會接受教育。他還鼓勵學者進行學術研究,推動文化的繁榮。 爲了讓官員們能夠秉持“止於至善”的精神,李隆加強了對官員的考覈,對於那些貪污腐敗、不思進取的官員予以嚴懲,而對於那些積極爲民謀福、勇於創新的官員則予以重賞和晉升。 在李隆和大臣們的共同努力下,慶國的發展蒸蒸日上。百姓們對李隆的統治讚不絕口,國家的聲譽也傳遍了周邊各國。 多年後,當李隆回顧自己的統治時,感慨地說道:“‘止於至善’,乃國家昌盛、長治久安之根本。唯有不斷追求更高的善,我們才能讓國家和人民越來越好。” 慶國的故事也成爲了後世的典範,讓人們明白了“止於至善”的真正意義和價值。

止於至善-成語圖片

止於至善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