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無一失
成語拼音
- wàn wú yī shī
萬無一失成語解釋
- 失:差錯。指非常有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
典故出處
- 《史記·淮隊侯列傳》:“以此參之,萬不失一。”漢·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成語典故
- 公元前203年,漢將韓信滅了齊國,被劉邦封爲齊王,韓信的謀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勢後認爲韓信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勸他不要跟隨劉邦自立爲王,可以與楚漢三分天下,跟隨劉邦最多也只能封爲諸侯,成敗在於決斷,現在行動可以萬無一失。韓信沒聽蒯通的。
成語造句
- 在做重要決策之前,他進行了細緻的調研和分析,以確保整個計劃能夠萬無一失。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正面臨着一場至關重要的戰爭。國王爲了確保戰爭的勝利,召集了國內最聰明的謀士和最勇敢的將軍們商議對策。
其中一位將軍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他認爲只要按照他的策略行事,就能夠取得萬無一失的效果。國王聽後十分感興趣,便讓將軍詳細闡述他的計劃。
將軍說道:“我們首先需要對敵人的情況進行深入瞭解,包括他們的兵力部署、戰術特點以及後勤補給等方面。然後,我們可以派遣精銳的間諜潛入敵國,收集更多的情報。同時,我們要加強自己的軍事訓練,提高士兵們的戰鬥力。”
謀士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但也有人提出了疑慮:“這個計劃雖然聽起來不錯,但是戰爭中充滿了變數,如何能夠保證萬無一失呢?”
將軍自信地回答:“我們不僅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還要有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預案。比如,如果遇到敵人的突襲,我們要有迅速組織反擊的能力;如果後勤補給出現問題,我們要有備用的方案來保障物資的供應。只要我們做到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周全,就能夠將風險降到最低,實現萬無一失。”
國王思考了片刻,最終決定採納將軍的計劃。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全國上下都投入到了緊張的備戰工作中。士兵們日夜訓練,謀士們不斷完善作戰計劃,間諜們也成功地潛入了敵國,帶回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
終於,戰爭的號角吹響了。這個國家的軍隊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有條不紊地展開了行動。他們利用情報優勢,成功地避開了敵人的陷阱,並且在戰場上給予了敵人沉重的打擊。
儘管戰爭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但由於事先準備充分,他們都能夠迅速地做出應對,化險爲夷。最終,這個國家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實現了將軍所說的萬無一失。
這場戰爭的勝利,讓這個國家的人民歡呼雀躍,也讓國王對將軍的智慧和謀略刮目相看。從此以後,將軍的名字傳遍了全國,成爲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而“萬無一失”這個成語,也被用來形容做事非常有把握,絕不會出差錯。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事例都證明了,只有通過精心的準備和嚴謹的謀劃,才能夠在重要的事情上達到萬無一失的效果,取得最終的成功。
萬無一失-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