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國士

成語拼音

zhòng rén guó shì

衆人國士成語解釋

衆人普通人;國士國中傑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國中傑出的人才。

典故出處

《戰國策·趙策一》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以衆人遇臣,臣故衆人報之;知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

成語典故

豈不聞豫讓衆人國士”之論乎?劉玄德待雲長不過恩厚耳。★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

成語造句

在國家面臨危難之際,那些挺身而出、英勇無畏的將士,正應了衆人國士的稱謂,他們以熱血和忠誠捍衛着國家的尊嚴與安寧。

成語故事

在戰國時期,風雲變幻,各國之間紛爭不斷。在趙國,有一位名叫豫讓的義士。 豫讓最初是範氏和中行氏的家臣,但他並未受到重用。後來,他轉投到智伯門下,智伯對他極爲尊重和信任,以國士之禮相待。 然而,時運不濟,智伯在與趙襄子的爭鬥中落敗,其領地被趙襄子所佔,智伯本人也慘遭殺害。趙襄子還將智伯的頭顱做成了酒器,以此來羞辱他。 豫讓得知此事後,悲憤交加,決心爲智伯報仇。他隱姓埋名,僞裝成受刑之人,混入趙襄子的宮中修整廁所,伺機行刺。然而,趙襄子如廁時,心中忽生警覺,命人搜查,發現了豫讓。豫讓毫不畏懼,坦然承認自己的意圖。趙襄子的侍從們想要殺了豫讓,但趙襄子卻認爲豫讓是個義士,便放了他。 豫讓並未放棄復仇的決心。爲了不讓人認出自己,他用漆塗滿全身,使皮膚潰爛,又吞炭使聲音變得沙啞。他的妻子在路上遇到他,都沒有認出。一位好友認出了他,勸他說:“以你的才能,若假意投靠趙襄子,必能得到重用,屆時再行刺殺之事,豈不容易?何必如此折磨自己?”豫讓卻說:“若我投身趙襄子,再行刺殺之事,那便是懷有二心。我所做之事,只爲報答智伯對我的知遇之恩,他以國士之禮待我,我自當以國士之行回報。” 最終,豫讓埋伏在趙襄子必經之路的橋下,可惜還是被趙襄子發現。趙襄子深感無奈,說道:“你之前也曾侍奉過範氏和中行氏,智伯滅了他們,你卻不爲他們報仇,爲何獨獨爲智伯如此執着?”豫讓回答道:“範氏、中行氏待我如衆人,我自當以衆人之禮回報;智伯待我如國士,我必以國士之禮相報。” 說完,豫讓請求趙襄子脫下一件衣服,讓他象徵性地刺幾下,以了卻心願。趙襄子答應了他的請求。豫讓完成此舉後,自刎而亡。 豫讓的故事傳頌千古,他以生命詮釋了“衆人國士”的真諦,讓後人明白了知遇之恩的厚重和義士的堅定信念。

衆人國士-成語圖片

衆人國士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