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牛發冢
成語拼音
- chuí niú fā zhǒng
椎牛發冢成語解釋
- 殺牛盜墓。謂爲盜無所不爲,窮兇極惡。
典故出處
- 宋·蘇軾《策別》十七小者呼雞逐狗,大者椎牛發冢,無所不至。”
成語典故
- 或至犯科作奸,椎牛發冢,聚爲博弈,出爲盜賊。★清·戴名世《錢神問對》
成語造句
- 他平日裏看似老實,沒想到竟做出那種道德敗壞之事,簡直如同椎牛發冢一般令人不齒。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叫柳城的地方,那裏有一個名叫馬三的人。馬三出生於一個貧寒之家,父母早亡,他自幼便無人管教,養成了遊手好閒、好逸惡勞的習性。
隨着年齡的增長,馬三非但沒有改過自新,反而越發地貪圖享受,總想着不勞而獲,獲取財富。然而,正常的途徑無法滿足他那貪婪的慾望,他的心思逐漸變得邪惡起來。
有一天,馬三在街頭閒逛,偶然聽到了人們談論起城外的一處古墓,據說那墓主人生前是一位富甲一方的權貴,陪葬品極其豐厚。這個消息如同惡魔的低語,在馬三的心中種下了邪惡的種子。
回到家中,馬三夜不能寐,滿腦子都是那古墓中的財寶。最終,貪婪戰勝了理智,他決定鋌而走險,幹出那喪盡天良的勾當。
馬三四處尋找幫手,那些同樣品行不端之人聽聞此事,紛紛被財寶所誘惑,聚集在了馬三的身邊。他們準備了工具,趁着夜色悄悄來到了古墓所在之處。
到了墓前,馬三等人絲毫沒有對死者的敬畏之心,開始了瘋狂的挖掘。他們用盡各種手段,破壞了古墓的寧靜。
然而,就在他們即將得手之時,意外發生了。當地的官府接到了百姓的舉報,迅速組織了人手前來抓捕。馬三等人驚慌失措,四散奔逃,但最終還是沒能逃脫法律的制裁。
馬三的所作所爲,正是“椎牛發冢”的真實寫照。他爲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不惜破壞古墓,驚擾死者,這種行爲不僅違背了道德倫理,更是對歷史文化的嚴重褻瀆。
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應當通過正當的努力和勞動去獲取財富,而不是像馬三這樣,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
椎牛發冢-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