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心頓足

成語拼音

chuí xīn dùn zú

椎心頓足成語解釋

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時的情狀。同椎胸頓足”。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因爲自己的一時疏忽導致了嚴重的後果,此刻後悔不已,捶心頓足。

成語故事

在戰國時期,有一個名叫衛莊的小國。這個國家雖然不大,但人民安居樂業,國家也還算太平。 衛莊有一位名叫李義的大臣,他爲人正直,一心爲國家的繁榮和百姓的福祉着想。然而,當時的衛莊國君卻昏庸無能,整日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 李義多次進諫,希望國君能夠改過自新,重新治理國家。但國君不僅不聽,反而對李義心生厭惡,漸漸地疏遠了他。 與此同時,周邊的大國看到衛莊國君的昏庸,開始覬覦衛莊的土地和財富。他們紛紛派出軍隊,對衛莊發起了攻擊。 由於國君長期不理朝政,衛莊的軍隊毫無戰鬥力,邊境連連失守。百姓們流離失所,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李義心急如焚,他四處奔走,組織民衆抵抗外敵。然而,僅憑他一人之力,根本無法改變戰局。 最終,衛莊被敵國攻破,國君被俘,國家滅亡。李義望着滿目瘡痍的國土,想到百姓們所遭受的苦難,他椎心頓足,懊悔不已。 他後悔自己沒有更堅決地勸諫國君,沒有能夠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他自責自己的力量太過渺小,無法阻擋這一切的發生。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悲劇並非個例。許多朝代的興衰,都與統治者的賢明與否息息相關。正如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所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我們應當以史爲鑑,時刻警醒,避免重蹈覆轍,讓國家繁榮昌盛,讓百姓安居樂業,不再有椎心頓足的悔恨。

椎心頓足-成語圖片

椎心頓足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