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膺頓足

成語拼音

chuí yīng dùn zú

椎膺頓足成語解釋

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時的情狀。同椎胸頓足”。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得知自己犯下大錯,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時,忍不住椎膺頓足,懊悔不已。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某個動盪時期,有一個名叫李義的年輕人。他生活在一個邊陲小鎮,那裏的人們雖不富裕,但卻過着平靜而樸實的生活。 李義自幼勤奮好學,心懷大志,渴望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爲家鄉帶來榮耀和安寧。然而,命運卻總是充滿了波折。 當時,國家邊境時常受到外敵的侵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朝廷派遣的軍隊在抵禦外敵的戰鬥中屢屢失利,消息傳到李義所在的小鎮,人們無不憂心忡忡。 李義決定挺身而出,投身軍旅,保衛家園。他告別了親人,踏上了征程。在軍中,李義憑藉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英勇無畏,很快嶄露頭角。 一次關鍵的戰役中,李義所在的部隊被敵軍重重包圍。敵衆我寡,形勢十分危急。李義深知,這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戰鬥,他毫不退縮,奮勇殺敵。 但無奈敵軍太過強大,最終他們的防線還是被突破,李義眼睜睜地看着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心中充滿了悲憤和無奈。 戰鬥結束後,李義望着滿目瘡痍的戰場,捶胸頓足,懊悔不已。他恨自己沒能想出更好的戰術,恨自己沒能更強有力地抵禦敵軍,保護好身邊的戰友。 然而,失敗並沒有讓李義一蹶不振。他重新振作起來,總結經驗教訓,更加刻苦地訓練士兵,研究兵法。 終於,在又一次與敵軍的交鋒中,李義帶領着他的部隊,運用巧妙的戰術,一舉擊敗了敵軍,保衛了邊境的安寧。 當李義凱旋而歸,回到家鄉時,人們夾道歡迎,稱讚他的英勇和智慧。但李義卻始終銘記着那次慘痛的失敗,時刻提醒自己不可驕傲自滿。 李義的故事在當地傳頌開來,成爲了人們心中的英雄典範。他那椎膺頓足的悔恨,以及知恥而後勇的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勇往直前,永不放棄。

椎膺頓足-成語圖片

椎膺頓足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