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真知
成語拼音
- zhuó jiàn zhēn zhī
灼見真知成語解釋
- 指正確透徹的見解。
典故出處
- 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下》平素具有灼見真知,臨時乃能因材器使。”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經過長時間的調研和思考,他終於得出了獨特的結論,這份結論裏蘊含着灼見真知,爲解決問題提供了關鍵思路。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仁人志士憑藉着他們的智慧和洞察力,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啓示。今天,要講述的便是一個關於灼見真知的故事。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變幻莫測。在一個名爲衛國的小國裏,有一位名叫李智的謀士。李智出生於普通人家,但自幼聰慧好學,對天下局勢有着濃厚的興趣和獨特的見解。
當時,衛國的國君面臨着一個重大的決策。鄰國趙國欲與衛國結盟,共同對抗強大的秦國。國君對此猶豫不決,不知該如何抉擇。於是,他召集了國內的衆多謀士,希望能聽取他們的意見。
大多數謀士都認爲與趙國結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他們認爲趙國兵力強盛,與趙國結盟必定能讓衛國在亂世中獲得一定的保障。然而,李智卻在衆人的喧囂中保持着冷靜和沉默。
國君注意到了李智的異樣,便點名讓他發表看法。李智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陛下,臣以爲與趙國結盟並非明智之舉。”此言一出,滿座皆驚,衆人紛紛指責李智不識時務。
李智不慌不忙地繼續說道:“趙國雖強,但秦國更爲強大。如今趙國主動尋求結盟,恐怕是想利用我國作爲其對抗秦國的前沿陣地。一旦戰爭爆發,我國必將首當其衝,遭受巨大的損失。”他引經據典,列舉了歷史上許多類似的聯盟最終以失敗告終的例子,“昔日,宋與楚結盟,宋爲楚先鋒,最終城破國亡。今若與趙結盟,衛之命運恐亦如此。”
國君聽後,陷入了沉思。李智接着說:“陛下,我們應當看清局勢的本質,不能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所謂灼見真知,便是要透過表象,洞察事物的內在規律和發展趨勢。與趙國結盟看似有利,實則暗藏危機。”
最終,國君採納了李智的建議,拒絕了趙國的結盟請求。不久之後,趙國與秦國開戰,戰火蔓延至周邊國家,而衛國因爲沒有捲入這場戰爭,得以保全自身,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李智憑藉着他的灼見真知,爲衛國避免了一場災難,也讓他的名字在衛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複雜的情況和衆多的選擇時,我們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才能獲得真正的灼見真知,做出正確的決策。
灼見真知-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