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參今

成語拼音

zhuó gǔ cān jīn

酌古參今成語解釋

指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參照。

典故出處

清·馮桂芬《邵步青醫學三書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時病機溫毒病說》,重訂《萬氏女科三書》,發揮經旨,無奧不顯,酌古參今,易施於用。”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我們在研究歷史時,應當善於從紛繁複雜的現象中汲取經驗,做到像那些大家一樣酌古參今,從而更好地理解當下和展望未來。

成語故事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一位名叫李賢的智者。 李賢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自幼聰慧好學,對歷史典籍有着濃厚的興趣。成年後,他入朝爲官,憑藉着卓越的才華和敏銳的洞察力,很快便在朝堂上嶄露頭角。 當時,朝廷面臨着諸多棘手的問題,例如邊疆的戰亂、民生的凋敝以及內部的權力爭鬥。李賢深知,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僅憑當下的情況盲目施策,而需要借鑑歷史的經驗和教訓。 於是,他日夜埋首於浩如煙海的古籍之中,從夏商周的興衰,到秦漢的更替,再到唐宋的風雲變幻,他都仔細研究,反覆思索。他不僅關注歷代王朝的政治制度、經濟政策,還深入探究君主的治國方略以及臣子的忠奸賢愚。 在一次關於邊疆防禦的討論中,大臣們衆說紛紜,有人主張全力出擊,以武力征服;有人則提議求和,以換取暫時的安寧。李賢卻不慌不忙地站了出來,他引經據典,說起了漢朝抵禦匈奴的策略,又分析了唐朝與周邊民族的相處之道。他指出,武力固然重要,但也要注重外交手段和內部的治理。只有綜合施策,才能穩固邊疆,保得國家的長治久安。 又有一次,朝廷爲了改善民生,準備推行一項新的稅收政策。李賢再次發揮了他酌古參今的本領。他研究了古代的稅收制度,發現有些朝代因爲稅負過重導致民不聊生,最終引發了社會動盪;而有些朝代則通過合理的稅收政策,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穩定。他以此爲依據,向皇帝進言,建議在制定新政策時要充分考慮百姓的承受能力,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 李賢的這種酌古參今的精神,不僅爲朝廷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也贏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大臣們的敬重。在他的輔佐下,國家逐漸走向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李賢的故事告訴我們,歷史是一面鏡子,通過酌古參今,我們能夠汲取前人的智慧,少走彎路,更好地應對當下和未來的挑戰。

酌古參今-成語圖片

酌古參今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