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足濯纓

成語拼音

zhuó zú zhuó yīng

濯足濯纓成語解釋

水清就洗帽帶,水濁就洗腳◇比喻人的好壞都是由自己決定。

典故出處

《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我們應堅守本心,就像古人所追求的那樣,在不同的境遇中做到濯足濯纓,出淤泥而不染。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楚國的郢都,有一位名叫屈原的賢臣。他心懷楚國的興衰,一心爲國爲民,卻遭受了奸佞小人的誣陷和排擠。 屈原主張改革,希望能讓楚國變得更加強大。然而,那些目光短淺、只圖私利的貴族們卻對他的改革舉措百般阻撓。他們在楚王面前搬弄是非,使得楚王對屈原漸漸產生了猜疑和不滿。 終於,屈原被楚王疏遠,流放到了偏遠的地方。在流放途中,他看到了楚國百姓的疾苦,看到了國家的衰敗之勢,心中悲憤交加。 有一天,屈原來到了一條清澈的溪流邊。望着那潺潺流淌的溪水,他思緒萬千。他想到自己曾經的壯志豪情,想到如今的落魄處境,不禁感慨萬分。 這時候,有一位漁夫划着小船經過。漁夫看到屈原形容憔悴,便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屈原嗎?怎麼落到如此地步?”屈原長嘆一聲,說道:“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所以我被流放至此。” 漁夫聽了,微微一笑,說道:“既然舉世皆濁,您爲何不隨波逐流?既然衆人皆醉,您又爲何不一同沉醉?”屈原堅定地回答:“我寧願投身於清流,葬身魚腹,也不願與那些污濁之人同流合污。” 說完,屈原俯身用溪水洗了洗腳。這洗腳的舉動,彷彿在表明他的心志:就如這溪水,清者自清。若世道清明,我願“濯纓”,積極入世,爲國家效力;若世道污濁,我則“濯足”,獨善其身,保持自身的高潔。 然而,楚國的局勢越來越糟糕。最終,楚國被秦國所滅。屈原聽到這個消息,悲痛欲絕。他懷着對楚國的深深眷戀和對自己理想無法實現的絕望,投身汨羅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屈原用他的一生,詮釋了“濯足濯纓”的真諦。在面對複雜的世道時,堅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則,不爲外界的誘惑和壓力所動搖。他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後世無數仁人志士前行的道路。

濯足濯纓-成語圖片

濯足濯纓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