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高氣強
成語拼音
- zú gāo qì qiáng
足高氣強成語解釋
- 猶言趾高氣揚。
典故出處
- 明·馮夢龍《智囊補·明智·伐衛》妾望君之人也,足高氣強,有伐國之志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取得一點成績後,便開始目中無人,一副足高氣強的模樣,真讓人反感。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某個王朝,有一位名叫趙猛的官員。
趙猛出身貧寒,但憑藉着自身的聰慧和努力,在科舉考試中嶄露頭角,得以入朝爲官。起初,他心懷報國之志,兢兢業業,爲百姓謀福祉,頗受上司和百姓的讚譽。
然而,隨着官職的不斷晉升,趙猛的心態逐漸發生了變化。他開始沉迷於權力帶來的榮耀和財富,不再像以往那般謙遜和勤奮。
一次,朝廷派遣趙猛負責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這本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大好事,可趙猛卻將其視爲謀取私利的絕佳機會。他在工程中偷工減料,中飽私囊,導致工程質量低劣。當有正直的官員對他提出質疑和批評時,趙猛不僅不反思自己的過錯,反而憑藉手中的權力打壓對方,趾高氣揚,不可一世。
在官場的交際中,趙猛也變得足高氣強。對於那些地位低於他的官員,他總是不屑一顧,甚至加以欺凌;對於與他意見不合的同僚,他更是想盡辦法排擠打壓,試圖獨攬大權。
久而久之,趙猛的惡行引起了百姓的憤怒和朝廷的關注。終於,一位剛正不阿的御史挺身而出,收集了趙猛的種種罪行,向朝廷奏報。皇帝聽聞大怒,下令嚴查。最終,趙猛的罪行被一一揭露,他被革職查辦,家產充公,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趙猛的故事成爲了人們口中的教訓,警示着後人:做人切不可足高氣強,應時刻保持謙遜和清醒,否則必將自食惡果。正如古人云:“滿招損,謙受益。”一個人若因一時的成就而驕傲自滿,失去了對自身的約束和對他人的尊重,那麼等待他的往往是悲慘的結局。
足高氣強-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