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山帶河
成語拼音
- zǔ shān dài hé
阻山帶河成語解釋
- 靠山環河。指形勢險要。
典故出處
- 《漢書·項籍傳》秦民失望。於是韓生說羽曰‘關中阻山帶河,四塞之地,肥饒,可都以伯。’”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有着天然的險阻,憑藉着阻山帶河的地理優勢,得以抵禦了多次外敵的入侵。
成語故事
- 在華夏大地的歷史長河中,有一段波瀾壯闊的篇章,講述着一個國家的興衰與堅守。
那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都渴望着擴張領土、稱霸天下。有一個名爲衛國的小國,地處中原要衝,四周強國環伺,形勢岌岌可危。
衛國的國君深知國家的弱小,明白若要在這亂世中求得生存,必須依靠自身的智慧和策略。他殫精竭慮,精心規劃着衛國的未來。一方面,他大力發展國內的農業和商業,使國家的經濟逐漸繁榮起來;另一方面,他積極招募賢才,加強軍事訓練,提高衛國的軍事實力。
然而,衛國的地理位置實在太過重要,引得周邊強國垂涎欲滴。其中,實力最爲強大的秦國,對衛國虎視眈眈,多次派遣大軍壓境。
面對強大的秦軍,衛國的軍民並沒有退縮。他們憑藉着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家園的熱愛,同仇敵愾,奮起抵抗。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中,衛國的軍隊雖然傷亡慘重,但始終沒有讓秦軍輕易得逞。
就在衛國陷入絕境之時,衛國的一位智謀之士向國君進言:“吾國雖小,但地勢險要,可憑藉阻山帶河之險,與秦軍周旋。”國君聽後,恍然大悟,立即下令加強對山川河流等天險的利用。
衛國的軍隊在山川之間設下重重陷阱,利用河流阻擋秦軍的進攻。秦軍的戰車和騎兵在險峻的地形面前失去了優勢,進展十分艱難。
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戰鬥,衛國終於成功地抵禦了秦軍的進攻,保住了自己的國家。
在這段歷史中,衛國以其頑強的意志和巧妙的策略,憑藉着阻山帶河的地理優勢,在亂世中堅守了下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身處困境,只要善於利用自身的優勢,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就有可能戰勝強大的敵人,守護自己的家園和尊嚴。
後世之人每當提及這段歷史,無不感慨衛國的堅韌與智慧,“阻山帶河”這個成語也因此流傳下來,成爲了形容憑藉山川險阻進行防禦的經典表述。
阻山帶河-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