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不勝誅
成語拼音
- zuì bù shèng zhū
罪不勝誅成語解釋
- 指罪大惡極,處死猶不足抵償。
典故出處
- 明·沈德符《野獲編·詞林·鼎甲常爲庶常》以上見各家記述中者,什僅得一二。修史之鹵莽,罪不勝誅矣。”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所犯下的種種惡行,真可謂天理難容,簡直達到了罪不勝誅的地步。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某個王朝,天下初定,百廢待興。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卻隱藏着諸多的腐敗與黑暗。
有一位官員名叫趙權,他出身貧寒,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才華一步步爬上了高位。起初,他心懷壯志,立志要爲百姓謀福祉,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然而,隨着權力的增大,他逐漸迷失了自我。
趙權開始利用職權大肆斂財,接受富商們的賄賂,爲他們謀取不正當的利益。他插手各種工程建設,虛報賬目,中飽私囊。不僅如此,他還縱容手下的官員欺壓百姓,強徵土地,搞得民不聊生。
百姓們怨聲載道,紛紛上書告狀。但趙權憑藉着自己在朝中的關係網,將這些告狀的聲音一一壓下。他以爲自己可以一直逍遙法外,繼續享受權力和財富帶來的快感。
然而,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新皇登基,決心整頓朝綱,重振朝風。他聽聞了趙權的種種惡行,龍顏大怒,立即派遣欽差大臣深入調查。
經過一番明察暗訪,趙權的罪行終於被一一揭露。面對如山的鐵證,趙權無可辯駁。他所犯下的罪行累累,簡直是罄竹難書,用“罪不勝誅”來形容絲毫不爲過。
按照律法,趙權當處以極刑。但新皇念及他曾經也有過一些功績,且其家族中尚有老弱婦孺,最終網開一面,將其流放邊疆,終生不得返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爲官者當以百姓爲重,清正廉潔,切不可被權力和財富衝昏頭腦。否則,一旦罪行敗露,必將受到應有的懲罰。正如趙權,雖曾位高權重,但因其作惡多端,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罪不勝誅-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