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做惡
成語拼音
- zuò hǎo zuò è
做好做惡成語解釋
- 假裝做好人或惡人,以事應付。
典故出處
- 《水滸傳》第六二回兩個公人,一路上做好做惡,管押了行。”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工作中經常變來變去,時而認真負責,時而敷衍了事,簡直就是做好做惡。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位名叫趙甲的人物。趙甲家境富裕,從小便養成了驕橫跋扈的性格。
起初,趙甲憑藉着家中的財富,在小鎮上開設了不少店鋪,生意做得還算紅火。他對待顧客還算客氣,也時常做一些善事,比如在災荒之年施粥救濟災民,因此在鎮民們眼中,他算是個不錯的人。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趙甲的慾望逐漸膨脹。他開始覬覦周邊其他商家的產業,使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段進行打壓和排擠。他勾結官府,誣陷對手,使得一些無辜的商家傾家蕩產。
與此同時,趙甲在自家的店鋪中也開始以次充好,欺騙顧客。原本對他心懷感激的鎮民們,漸漸對他的所作所爲感到不滿和憤怒。
有一次,一位正直的書生站出來指責趙甲的惡行。趙甲不僅沒有反思自己的過錯,反而指使手下將書生打得遍體鱗傷。這件事引起了鎮民們的公憤,大家紛紛聯名上書官府,要求懲治趙甲。
可是,趙甲早已買通了官府的官員,此事最終不了了之。鎮民們敢怒不敢言,只能在私下裏對趙甲的行爲表示唾棄。
趙甲卻不以爲意,繼續在鎮上做好做惡。他以爲憑藉自己的財富和關係,可以永遠逍遙法外。
然而,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不久之後,新的縣令上任。這位縣令清正廉潔,決心整治當地的不正之風。在瞭解了趙甲的種種劣跡後,他暗中收集證據,終於將趙甲繩之以法。
趙甲的家產被沒收,他本人也被關進了大牢。此時的他才幡然悔悟,明白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爲是多麼的錯誤。但一切都已經太晚,他終究要爲自己的罪行付出沉重的代價。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可做好做惡。一時的得逞不代表永遠能夠逍遙法外,善惡到頭終有報,只有秉持正直善良的心,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社會的認可。
做好做惡-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