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恨晚

成語拼音

xiāng jiàn hèn wǎn

相見恨晚成語解釋

只恨相見得太晚。形容一見如故,意氣極其相投。

典故出處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

成語典故

漢武帝時期,齊國人主父偃飽學多才,遊歷於諸侯之間,沒有得到任用。他窮困潦倒時只好上書給漢武帝,得到漢武帝的賞識。漢武帝召集他與徐樂、嚴安三人議事,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主父偃建議漢武帝推行推恩令以鞏固政權。

成語造句

和他交流之後,我才發現我們有那麼多共同的興趣愛好和理念,真是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段故事。 西漢時期,有一個名叫鄒陽的人。他爲人正直,才華橫溢,但卻遭到了他人的嫉妒和陷害。當時,梁孝王劉武是漢文帝的次子,備受寵愛。鄒陽便前往梁國,想要投靠梁孝王,施展自己的才華。 然而,梁孝王身邊有一些奸臣,他們對鄒陽十分嫉妒,便在梁孝王面前誣陷鄒陽,說他心懷不軌。梁孝王聽信了奸臣的話,下令將鄒陽逮捕入獄。 鄒陽在獄中感到十分悲憤,他深知自己是被冤枉的,但又無法直接向梁孝王解釋清楚。於是,他決定寫信給梁孝王,爲自己辯解。在信中,鄒陽引經據典,言辭懇切。他以歷史上許多賢能之士被誤解和陷害的例子,來說明自己的遭遇。 梁孝王看了鄒陽的信後,深受觸動。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意識到自己可能錯怪了鄒陽。於是,他立刻下令釋放鄒陽,並將他召到面前。 當鄒陽見到梁孝王時,兩人彷彿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梁孝王對鄒陽的才華和正直深感欽佩,而鄒陽也爲梁孝王能夠明辨是非而感到欣慰。從此,鄒陽成爲了梁孝王的重要謀士,爲梁孝王出謀劃策,幫助他治理梁國。 這段故事充分展現了鄒陽的智慧和勇氣,也體現了梁孝王的豁達和惜才。他們的相遇,就如同兩顆閃耀的星星在夜空中交匯,迸發出璀璨的光芒。他們的情誼,也如同那高山流水,源遠流長。在歷史的舞臺上,他們共同書寫了一段傳奇的篇章,讓後人銘記。而“相見恨晚”這個成語,也正是對他們這種特殊情感的生動寫照,流傳至今,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

相見恨晚-成語圖片

相見恨晚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